奉国军
唐方镇名。中和二年 (882) 升蔡州防御使置,治所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县)。乾宁四年(897) 增领申、和二州。后废。
(1)唐方镇名。中和二年(882年)置,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后废。(2)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改望海军置,治鄞县(今浙江宁波市)。属浙东路。后废。
唐方镇名。中和二年 (882) 升蔡州防御使置,治所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县)。乾宁四年(897) 增领申、和二州。后废。
(1)唐方镇名。中和二年(882年)置,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后废。(2)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改望海军置,治鄞县(今浙江宁波市)。属浙东路。后废。
北齐筑,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南。在今山西省河津市西南。北齐筑,为其西边军事重地。
清置,即今贵州安龙县西龙广镇。
在今湖南衡阳县(西渡镇)西北六十四里曲兰乡石船山。王船山(1619—1692),名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思想家。晚年隐居石船山下,因称“船山先生”。故居有败叶庐、观生居、湘西草堂等
即今湖北汉川县南二十里马口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汉川县南有系马口塘。
又作琅琊山、瑯琊山。即今安徽滁州市西南十里琅邪山。《寰宇记》 卷128滁州清流县:琅邪山 “其山始因东晋元帝为琅邪王避地此山,因名之”。《方舆纪要》 卷29滁州: 琅邪山在 “州南十里。晋伐吴,命琅邪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位州。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
在今台湾岛西澎湖岛上。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娘妈宫澳 “其澳可抛南北风戈船二十只,今水师镇防汛在此”。
在今湖北黄州市内。南宋陆游《入蜀记》:“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上,为一郡之最。”
元筑,即今甘肃民勤县治。明洪武中置临河卫,后改置镇番卫。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象州置,属广西两江道。治所在阳寿县 (今广西象州县)。辖境相当今广西象州、来宾、武宣等县地。大德后复降为象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象州置,治阳寿县(今广西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