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监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为银冶监。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南三十里小泉乡西南康家里。后废。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治今甘肃省清水县西南。属秦州。领大贾、临金、小泉等务,岁课利钱银三万余贯两。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为银冶监。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南三十里小泉乡西南康家里。后废。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治今甘肃省清水县西南。属秦州。领大贾、临金、小泉等务,岁课利钱银三万余贯两。
在今青海天峻县北。《隋书·炀帝纪》: 大业五年 (609),炀帝西巡,命 “将军张寿西屯泥岭”,即此。古山名。在今青海省刚察县西北。隋大业五年(609年),隋将张寿率军屯驻于此,以击吐谷浑。
①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西汉为广陵国治。东汉为广陵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邗江县。五代南唐又改江阳县为广陵县, 治所即今扬州市。北宋熙宁五年(1072)省入江都县。南宋
唐武德初改领方县置,属南方州。治所在广西宾阳县东南古城村。贞观五年 (631) 为宾州治。天宝初为安城郡治,至德二载 (757) 为岭方郡治,乾元初为宾州治。北宋开宝六年 (973) 移治今宾阳县北十
在今广东顺德市北二十五里。据 《清一统志·广州府》 “都宁巡司” 条引 《旧志》: “县北二十五里为都宁砦。宋祥兴末,有南海人苏由义自崖山归,奉赵氏后名旦者都于所居之西山,逾月旦卒,由义葬之山北。”
即今辽宁朝阳县西南波罗赤镇。清有千总驻守。民国 《朝阳县志》 卷5: “波罗赤千总署,在县南一百一十里。”
在今新疆尉犁县东南。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3新平县: 铁干里克 (庄) 在 “城东五百三十里”。
即今嘉陵江之上源。源出今陕西宝鸡市西南,西南流经凤县及甘肃两当、徽县,至陕西略阳县北合西汉水。《水经·漾水注》: 两当水 “出陈仓县之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谓之故道水”。古水名。即今发源陕西省大散关
在今湖南澧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77澧州: 关山 “相连为彰观山,道书谓之四十四福地”。
春秋时齐邑。故址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八十里。《晏子春秋》卷6载:“公为之封邑,使田无宇致台与无盐。”即此。
古名南廉水。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九洲江在“县东北二十里。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南流入县境,至县南,有双水流合焉。又南注于海。其江至冬水浅沙露,分为九洲,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