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和街

太和街

又名草皮街。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五十里振太乡(太和街)。民国时设县佐。傣语“太”为棉花,“和”为箐,意即箐边种过棉花。


集镇名。(1)在云南省施甸县北部偏东、兰薄山西麓、小石桥水库南岸。老麦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60。1945年建街时以嘉言“和平安宁”意命名。产玉米、稻、小麦、茶叶、烤烟等。有公路接水甸公路。(2)在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部。属振太乡。人口 1590。原在草皮地赶集,取名草皮街。后有人定居,改为泰和街,后转写为太和街。傣语太为“棉花”,和为“箐”,意即“箐边种过棉花”。1916年设草辟县佐,1919年改名泰和县佐,1931年裁。产稻、玉米、小麦等。有电站。为县西南部商业和文化集镇。有公路接小普公路。


猜你喜欢

  • 泮水场

    即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西泮水镇。清道光 《遵义府志》 卷6遵义县: 泮水场在 “城西百四十里”。

  • 迪化城

    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在旧城北筑,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乌鲁木齐厅治。三十七年(1772) 于迪化西八里筑满城,一名巩宁城,为迪化州治。旧城称汉城,驻绿营。同治初满城毁。光绪六年 (1880)

  • 葛桥

    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秦淮河上。《南齐书·李安民传》: 南朝宋元徽四年 (476),“安民至京口,破景素军于葛桥”。宋 《景定建康志》 卷16:葛桥 “在上元县崇礼乡方山东南”。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红岩寺

    ①即今陕西柞水县东红岩寺。1935年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置五星县治此。②即今四川广元市南红岩镇。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红江县。

  • 佛圣涡砦

    北宋置,属信安军。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一百里。

  • 木纳山

    又作母纳山、穆尼乌拉山。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包头市西北之乌拉山。《元史·文宗纪》:至顺元年(1330)十月甲子,木纳火失温所居牧人三千户,濒河所居鹰坊五千户,各赈粮两月。“火失温”(qoshi’u

  • 湾溪堡

    ①在今湖南吉首市南。清同治 《乾州厅志》: “湾溪汛石城,嘉庆二年筑。”②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 “鸦剌关” 条下: “又湾溪堡,在县 (治今锦和镇) 西南。宣德六年,镇

  • 孙官保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洪边堡”条下:“孙官堡在府西北。安邦彦渡江败官兵,烧劫麻姑、孙官堡,抚臣王瑊先遣兵攻府西河沙坝,尽俘其罗鬼,广顺、定番、青岩、白纳一带苗蛮,为之夺气。”

  • 草鞋夹

    在今江苏南京市下关东北,即长江之南支。一名南京河。清嘉庆 《江宁府志》 卷9: “江水自大胜关以下,中隔大洲,故南江曰草鞋夹,至黄天荡,洲尽江合。”

  • 邢窑

    窑址在今河北内丘。为唐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器胎质细洁,釉色白润。古窑名。窑址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为唐代著名瓷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