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原县

太原县

①东晋义熙中侨置,属泰山郡。治所在升城(今山东长清县东北)。南朝宋为太原郡治。北魏为东太原郡治。北齐废。

②南朝梁置,属汝南、太原郡。治所当在今安徽阜南县境。北魏以后废。

③隋开皇十年(590)改晋阳县置,属并州。治所与晋阳县(改龙山县置)同驻太原城(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大业初为太原郡治。唐、五代为太原府、河东节度使治所。后周时北汉都此。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置平晋县。明洪武八年(1375)复为太原县,属太原府。1914年改为晋源县。


(1)古县名。晋义熙中侨置,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北。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立太原郡。孝建初以县为郡治,后兼置并州于此。北齐废。(2)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年(590年)改晋阳县置,治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营,为并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平北汉,县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置平晋县,八年改名太原县,治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明、清属太原府。1947年改晋源县。


猜你喜欢

  • 蒙水县

    北魏置,属凉州建昌郡。治所当在今甘肃兰州市附近。后废。

  • 黄江陂

    亦作黄岗陂。在今广西北流市南。《方舆纪要》 卷 108北流县: 黄江陂 “在县南。《志》云: 县境有坑塘、大陂、都莫等陂,俱有灌溉之利”。

  • 南泸

    即今与雅砻江合流后至云南巧家县西一段金沙江。唐樊绰 《蛮书》 卷2: “蜀忠武侯诸葛亮伐南蛮,五月渡泸水处,在弄栋城北,今谓之南泸。” 唐代总名泸水,但又分为东泸、西泸、南泸。东泸又名诺矣江,即今雅砻

  • 古田县

    ①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开山洞置,属福州。治所在今福建古田县东北古田溪水库中。宋梁克家《三山志》云:“唐开元二十八年,洞豪刘疆等三人,以土地人民归于都督李亚邱,乃遣杨参军招致林镕等千余户,咸曰祖父咸

  • 清道镇

    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南北和镇。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巡司于此。在四川省绵竹市中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清道,人口3500。清道光初年兴场,即名清道场。1949年为清道乡,

  • 马鬃岭关

    明置,在今贵州黄平县北。《清一统志·镇远府》:马鬃岭关“在黄平州东马鬃岭上”。

  • 协嘎尔

    即协噶尔。今西藏定日县驻地。1971年定日县迁治于此。

  • 银钗岭

    在今山西灵丘县东。《方舆纪要》 卷44灵丘县: 银钗岭在 “县东二十五里,接广昌县界。西旁高山,卓峙如立钗然”,故名。

  • 济民渡

    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六十里东滩村,黄河渡口。《清一统志· 绛州一》: 济民渡 “在垣曲县南黄河南岸 (原文误,应为 “北岸”),至渑池县界”。

  • 陈仓县

    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二十里渭水北岸。汉属右扶风。三国魏属扶风郡。西晋后废。西魏大统中复改苑川县为陈仓县,属武都郡。治所仍旧。北周天和三年(568)为显州治,建德三年(574)废。隋开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