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门郡

天门郡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置,属荆州。治所在溇中县(今湖南慈利县西三官寺乡)。《宋书·州郡志》:天门太守“充县有松梁山,山有石,石开处数十丈,其高以努(弩)仰射不至,其上名‘天门’,因此名郡”。西晋治所在澧阳县(今湖南石门县)。南朝陈改为石门郡。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以充县松梁山(又作嵩梁山,今湖南张家界市南天门山)自开如门,引为嘉祥,遂分武陵郡置天门郡,治今湖南省石门县(西晋太康中始置澧阳县为郡治。南朝陈改澧阳县为石门县)。属荆州。辖境相当今澧县以西的澧水流域。南朝陈改为石门郡。有“天门蛮”散居其间。


猜你喜欢

  • 金马关

    在今云南昆明市东。《方舆纪要》 卷114云南府昆明县: 金马关“在府东七里金马山下。旧有关城、元筑。今废”。

  • 雁洋墟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雁洋镇。清光绪 《嘉应州志》 卷4: 雁洋堡在 “城东南六十里。东界大埔县”。

  • 东昌县

    三国吴分庐陵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平州。八年(625)又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北。属信都国。后废。

  • 路孔河镇

    即今四川荣昌县东北路孔镇。清光绪《荣昌县志》 卷2: 路孔河 “距城三十里。出场口交大足界”。

  • 三石镇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九十里三石浦。《方舆纪要》卷92台州府:三石镇“在府东。嘉靖中,倭掠临海之三石镇”。即此。(1)古镇名。在今浙江省临海市东南川南乡三石浦附近。明嘉靖中,倭寇掠临海县三石镇,即此。(2)

  • 中墩屿

    又名中屯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澎湖本岛与白沙岛之间。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中墩屿“形如墩堡之状,周围里余。居民十数家”。

  • 大磉墩

    亦名大镇。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龙台镇。民国《中江县志》卷2:大镇在“治南五十里”。1964年改为龙台镇。

  • 中华

    ①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在四夷之中,后世因称其地为中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曰:“若使游步中华。”《魏书》:“下迄魏晋,秦赵二燕,虽地据中华,德祚微浅。”初仅指黄河中下游,后

  • 西佐支线

    即马西支线。由今河北邯郸市南马头至西佐(即峰峰)。

  • 邵上郡

    北魏皇兴四年(470)置,属东雍州。治所在白水县(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镇)。辖境相当今山西垣曲县及河南济源市西部等地。太和中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