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寺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二里草市。南朝梁天监中建。又名乾明寺。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诗:“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句自注:“此诗有晋右军书、张僧繇画、孔子洎颜子十哲形像。”《渚宫故事》:荆州天皇寺,“图卢舍那佛像,夜有奇光,发于屋壁;又于柏堂内图孔、颜十哲像。或谓释门之内,何写素王之容,僧繇笑曰:‘吾诚偶然,安知其不利于后也?’及后周灭二教,梁为附庸,荆楚祠宇,莫不拆毁。惟天皇寺有宣尼像,遂为国庠,时人叹其先觉”。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二里草市。南朝梁天监中建。又名乾明寺。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诗:“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画图”句自注:“此诗有晋右军书、张僧繇画、孔子洎颜子十哲形像。”《渚宫故事》:荆州天皇寺,“图卢舍那佛像,夜有奇光,发于屋壁;又于柏堂内图孔、颜十哲像。或谓释门之内,何写素王之容,僧繇笑曰:‘吾诚偶然,安知其不利于后也?’及后周灭二教,梁为附庸,荆楚祠宇,莫不拆毁。惟天皇寺有宣尼像,遂为国庠,时人叹其先觉”。
在今山东莱阳市西南。《寰宇记》 卷20莱州莱阳县: 高丽山 “在县西南九十里。司马懿讨辽东,于此置戍,以高丽为名”。
在今安徽广德县南七十里,接浙江安吉县界。《宋史· 岳飞传》: 南宋建炎四年 (1130),“诏讨戚方,飞以三千人营于苦岭。方遁,俄益兵来,飞自领兵千人,战数十合,皆捷”。《明史·地理志》 广德州: “
明代西藏地名。即今西藏拉萨市辖达孜县别称。
即今安徽新安江支流扬之河(练河)。源出安徽绩溪县北巃丛山,西南流至歙县城西为练江。《寰宇记》卷104歙县:扬之水“北从绩溪县东(应为西)南流六十里,至临溪馆入歙县界,至郡城西与四水合流,东南流入新安江
①三国吴凤皇三年 (274) 置,属广州。治所在武安县 (今广西柳州市东南)。西晋时移治潭中县 (今柳州市东南柳江东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柳江、来宾、柳城、宜山、融水、融安、罗城、三江等市县地。
在今陕西合阳县东二十五里。《资治通鉴》: 唐贞元元年 (785),“ (马) 燧与浑瑊、韩游瑰进军逼河中,至焦篱堡”。胡三省注: “焦篱堡,在河中府河西县西。”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北。唐贞元初马燧讨李怀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即今宁夏陶乐县南高仁镇。1929年于此置陶乐设治局 (后改陶乐县)。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新垌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县东道路,自城东门外,而谢鸡,而新洞。”
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北龙归镇。清同治《韶州府志》卷11曲江县有龙归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