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桥

天桥

①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清一统志·开封府三》:天桥“在荥泽县广武山水峪之南。壁立数仞,仅容一人,往来高邨者,道必出此,险若登天”。

②又称石马桥。即今云南大理市区西郊天生桥。《明一统志》卷86大理府:龙尾关“在点苍山南,其右有石长丈余,名天桥,洱河之水过其下,两岸石险,人不可度,又名石马桥”。《方舆纪要》卷117大理府:天桥在“府西南三十五里。一名石马桥。下断上连,绝壑深险,洱河之水从此泄而南注,郡境无泛溢之患”。

③在今新疆昭苏县西南夏特柯尔克孜族乡南。《清一统志·伊犁》:沙图阿璊台在“特克斯台西南八十里,自沙图阿瞒台南行五里为天桥,伊犁、阿克苏交界之所,又南九十五里为噶克察哈尔海台,至冰岭之阴矣”。


(1)古桥名。又称天生桥、石马桥。在今云南省大理市南三十里下关之西。《大理府志》曰:“天桥下断上连,凭虚凌空,可渡一人,故名天桥。”(2)区片名。在北京市崇文区西部,介于崇文、宣武两区之间。泛指天桥南大街至天桥市场斜街,永安路至北纬路一带。昔有河道,建有石桥,为明、清两代皇帝前往天坛、先农坛祭祀必经之桥,故称天桥。1911年后拓宽马路,桥被拆除。1911年始设戏园,继而茶馆酒肆林立,发展成为商贩云集的市场及平民娱乐场所,“天桥”由此名噪。20世纪50年代废止市场渐改为居民住宅区。有中华影院、天桥剧场及宣武说唱团书茶社等。通多路公共汽车和电车。


猜你喜欢

  • 小陵镇

    北宋置,属西充县。在今四川西充县西三十里。

  • 红古城堡

    明弘治十七年(1504)建,属固原州。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高崖乡红古城。《方舆纪要》卷58固原州:红古城堡“在西安所北百里,今有兵戍守”。清以后废。

  • 西屿

    ①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书院之右。《清一统志·长沙府一》:西屿“宋张栻、朱子讲学时所名也”。②即今台湾省澎湖县西渔翁岛。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西屿头屿“中有二三居民,此屿即内堑外堑背山,凡船只自内地

  • 欧阳戍

    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北十里。《宋书·沈庆之传》: 大明三年 (459),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沈庆之 “率众讨之,至欧阳”,即此。

  • 兴县

    明洪武二年(1369)降兴州置, 九年(1376)属岢岚州。治所即今山西兴县。清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西部、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西临陕西省。属吕梁市。面积 31

  • 马庙

    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3西凉录:西凉建初六年(410),“沮渠蒙逊率骑来攻,暠遣世子歆及别将朱元虎御之,战于马庙,歆败”。《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410)胡三省注:“古者祭马祖,后

  • 归州安抚司

    元至元十二年(1275)升归州置,治所秭归县(今湖北秭归县西北旧州河)。十四年(1277)改为归州路。

  • 北浍州

    唐武德二年(619)改浍州置,治所在翼城县(今山西翼城县)。四年(621)废。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翼城县(今属山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翼城县等地。四年废。

  • 营山县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改朗池县置,属蓬州。治所即今四川营山县。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4营山县: “宋祥符避讳改今名,治有山如营垒也。” 是以山为名。明洪武十年 (1377) 废入蓬州,

  • 程番府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分贵州宣慰司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在程番长官司 (今贵州惠水县)。隆庆二年 (1568) 移治今贵州贵阳市,三年 (1569)改为贵阳府。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