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木山
即大木山。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元和志》卷21桐柏县:“天木山,俗名天目山,在县东北五十五里。祖逖为豫州刺史,藏家口于天木山。即此山也。山上有池,时人号为天目。”
即大木山。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元和志》卷21桐柏县:“天木山,俗名天目山,在县东北五十五里。祖逖为豫州刺史,藏家口于天木山。即此山也。山上有池,时人号为天目。”
即南满铁路营口支线。从今辽宁大石桥(今大石桥市)至营口。
即今河南开封县西三十四里杏花营。《续资治通鉴》:南宋嘉定八年(1215),蒙古兵攻金潼关不克,由间道经汝州袭汴京,“至杏花营”。为金花帽军所败。《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九年(1359),刘福通据
即今山东高唐县东南杨屯乡。《清一统志·东昌府一》:杨官屯桥“在高唐州东二十五里,跨通济河。每夏秋水涨作筏以济”。
①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陵墓。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唐杜佑《通典·州郡三》:京兆府富平县西有“后周武帝陵”。②即明太祖朱元璋墓。在今江苏南京市东郊钟山南坡独龙阜玩珠峰下。③清世祖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陵寝。在今
在今贵州平坝县西南二十余里。《清一统志·安顺府》:天台山“在安平县(今平坝县)南二十里。石壁陡峻,一线石磴,盘旋而上。山顶有殿”。明万历十八年(1590)僧白云开山卓锡于此,建寺山顶。其后历经增修。现
一作哈喇巴勒噶逊台。清置,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达坂城镇南十里。清 《林则徐日记》: 道光二十五年 (1845) 正月,达坂城 “十里为喀拉巴尔噶逊军台,林木森疏,泉流清泚,有桥两道,兵房民居共数处”
俗称卧佛寺。在今北京市西北西山支脉寿安山南麓。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元延祐七年(1320)扩建,改名昭孝寺,后亦称洪庆寺。明宣德、正统年间重修,改称寿安寺。崇祯年间又改名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
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右翼旗。清康熙六年(1667)置,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南贝力克牧场驻地平顶山。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并
南朝梁、陈间改攸县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攸县东北。隋废。古县名。南朝梁、陈间以攸县改名,治今湖南省攸县东北。属湘东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并入湘潭县。
即闲田。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唐杜佑《通典·州郡七》 陕州平陆县:“有闲原,即虞芮之人让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