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雪山

大雪山

①亦名蓬婆山(岭)。即今四川理县西北之鹧鸪山、大白山。《元和志》卷32柘县:大雪山“一名蓬婆山,在县西北一百里”。

②即阿露山。在今四川越西县西。为小相岭南支。《明史·地理志》 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西有阿露山,亦曰大雪山。”

③在今四川康定县南。《清一统志·雅州府一》:大雪山“在打箭炉南。高峻,四时有雪”。主峰为贡嘎山,在与泸定县交界处,海拔7556米。

④指喜马拉雅山。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境内。

⑤即今阿富汗东北部兴都库什山。唐玄奘曾跋涉此山。《大唐西域记》卷1:大雪山“山谷高深,峰岩危险,风雪相继,盛夏合冻,积雪弥谷,蹊径难涉”。《元史·郭宝玉传》:“帝驻大雪山前,时谷中雪深二丈。”即此。


(1)在四川省西部,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自北向南包括工卡拉山、党岭山、折多山、贡嘎山等,余脉伸入凉山彝族自治州。长400多千米。属横断山脉。主要由砂岩、花岗岩构成。为断块山。多5000米以上高峰。主峰贡嘎山(在康定县南),海拔7556米。山顶终年积雪,有现代冰川分布。雅砻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重要地理分界线:山脊以东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以西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控制;东坡相对高差1000~3000米,西坡为山原;以东为农业区,西以牧业为主。省内重要林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曾翻越党岭山。川藏公路经折多山口。(2)在云南省永德县东北。主峰海拔3504.2米。有铁杉、冷杉、栎、栲、大叶山茶等。森林覆盖率70.9%。林中有懒猴、黑长臂猿、虎、金钱豹、鹿、灰灵猫、绿孔雀、犀鸟、白马鸡、黑尾蟒等60余种野生动物。现建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3)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祁连山脉西端。因山顶终年积雪得名。东南—西北走向,海拔5000米,最高峰海拔 5483 米。山顶分布冰川236条,约160平方千米。山间多盘羊、岩羊、野驴、白唇鹿、雪鸡等珍稀野生动物。(4)在台湾省本岛北部。雪山山脉重要高峰之一。在主峰雪山西南。海拔3529米,有宽广的坡面,为短箭竹所覆盖。附近群山天然林茂密,属大雪山林业公司林场范围。


猜你喜欢

  • 西熊洲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寰宇记》卷157新会县:“西熊洲、东熊洲俱在县南二十七里海心,有孤山相对耸上。”

  • 官井洋

    在今福建宁德市东北三十里。合福安、霞浦诸水,潴为大洋入海。宋梁克家 《三山志》: 官井洋港 “源出龙泉县,流出黄崎镇,与政和、古田、罗源诸溪,同汇于官井洋。风涛险恶,号三港口,东入海”。《清一统志 ·

  • 东州

    古时多泛称东方为东州,南、北、西方为南、北、西州。如《楚辞》:“嘉南州之炎德兮’;《战国策》:“秦穆公一胜而霸西州”;《三国志·魏书·郑浑传》 裴注引张璠《汉纪》:东汉郑泰称董卓“出自西州”,又说“东

  • 陈留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二十六里陈留镇。《汉书·地理志》 注引臣瓒曰:“宋亦有留,彭城留是也。留属陈,故称陈留。”西汉为陈留郡治。西晋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汴州。大业初属梁州。

  • 垂惠聚

    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二十里。《续汉书·郡国志》: 汝南郡山桑侯国 “有垂惠聚”。《后汉书·光武帝纪》: 建武四年 (28) 七月,“遣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围刘纡于垂惠”。唐李贤等注: “垂惠,聚名,

  • 排波暗沙

    在我国南海诸岛的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西南部边缘。东距波洑暗沙7.5海里,西距果淀暗沙3.5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排波暗沙。

  • 七顷城

    即翼针县城。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叠溪古城。《旧唐书·地理志》:“隋改为翼针县,治七顷城。”

  • 泉上里

    清置,属宁化县。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泉上镇。清时有县丞驻此。

  • 交南

    即安南。今越南北部地区。《明史·张辅传》:辅“三定交南,威名闻海外”。

  • 茅芦山

    一作茅麓山。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北。《清一统志 · 宜昌府一》: 茅芦山 “在兴山县西北七十里。岩璧陡峻,山势最险”。民国 《湖北通志》卷9引雍正 《湖广通志》: 茅芦山 “周百里,高三十里。逆寇李来亨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