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郭遗址
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南二十四里麻店乡大郭村东南。1973年发现。南北长62米,东西宽11米,文化层厚1—3米。是龙山文化遗址上的商代奴隶主墓葬。已露出地面的文物有青铜鼎、爵、觚、彝、戈、矛、刀、铙、斧、编钟和石铲、玉环等。并发现有九名殉葬奴隶的骨骼及车、马、狗等殉葬物。对研究奴隶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
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南二十四里麻店乡大郭村东南。1973年发现。南北长62米,东西宽11米,文化层厚1—3米。是龙山文化遗址上的商代奴隶主墓葬。已露出地面的文物有青铜鼎、爵、觚、彝、戈、矛、刀、铙、斧、编钟和石铲、玉环等。并发现有九名殉葬奴隶的骨骼及车、马、狗等殉葬物。对研究奴隶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
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08贵县: 金鸡峡 “相近者又有狮子峡”。连山绵亘,直至宾阳县。
即今广东德庆县东九市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德庆州东有九官墟。
明永乐初筑,即今宁夏平罗县。嘉靖三十年(1551)改置平虏千户所。
清乾隆三年(1738)析海阳、揭阳、大埔、嘉应地置,属潮州府。治所在今丰顺县北丰良镇。《清一统志·潮州府》:丰顺县,“治丰顺镇, 因以为名”。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49年迁汤坑
①又作绣水。在今浙江嘉兴市北。宋张尧同《嘉禾百咏·秀水》:“好景明于画,长浮五色波。”《清一统志·嘉兴府》:秀水“即南湖之下流,北入运河。相传水浮五色,见者获庆。亦称绣水,邑名因此”。②在今湖南慈利县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97建阳县:时山“高五百余丈,凡十三折,始造其巅”。
在今台湾省彰化县东北。原名了望山,后改定军山。清道光《彰化县志》卷1:“定军山即八卦山,雍正间巡道倪象恺平大甲西社番林武力等之乱,乃建亭山上,名山曰定军,名亭曰镇番,纪武功也。”所谓雍正间, 乃雍正十
在今广西北流市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8北流县: 通津岩 “在县之南坝乡。石山叠峙,有二门,南北相对,高敞如阙,水流环绕,石室虚明,为县之胜”。
一作赤江镇。北宋置,属丰城县。在今江西丰城市西赤岗。《清一统志·南昌府二》:赤冈市“在(丰城)县西十五里赤冈山下,即古赤冈镇也”。
又名高禅山。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三里。《汉书·武帝纪》: 太初元年 (前104), “䄠高里”。注: “伏俨曰: 山名。在泰山下。”古山名。又称亭禅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西南。西汉太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