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通县

大通县

①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大通卫置,属西宁府。治所在白塔城(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城关镇)。民国《大通县志》卷2:“盖县名大通,原自宋时筑城于浩亹河上,名曰大通城,后遂名其河为大通河。清雍正初筑城于此,始复因河而名其卫,继且因河而名其邑。”民国初属甘肃西宁道。1928年属青海省。1958年移治桥头镇,即今县治。1985年改设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置,属吉林省依兰府。治所在崇古尔库站(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三站乡)。《清史稿·地理志》大通县:“东有大通河,县以此名。”三十四年(1908)改属黑龙江省。1914年移治岔林河口(今黑龙江省通河县),改名通河县。


古旧县名。(1)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大通卫置,治白塔城(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城关镇)。属西宁府。1913年属西宁道。1985年改设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置,治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三站乡。属吉林依兰府。三十四年改属黑龙江兴东道。宣统元年(1909年)属绥化府。1914年因与青海省大通县重名,改名通河县,并移治岔林河口(今通河镇)。属绥兰道。


猜你喜欢

  • 罗城铺

    今四川犍为县东北罗城镇。清嘉庆 《犍为县志》 卷2: 罗城铺在 “县东八十里。通荣县”。《清史稿·曾望颜传》: 咸丰十年 (1860) 李永和义军 “据观音场,师自黄阁寺进攻,战于罗城铺”。即此。

  • 勐 (猛) 托

    即今云南临沧县西南勐托村。清有把总额外外委驻防。

  • 承德县

    ①清康熙三年 (1664) 置,为奉天府治。治所即今辽宁沈阳市。清光绪间为奉天省治。宣统二年 (1910) 废。1913年改奉天县为承德县,1914年改为沈阳县。②1914年置,属热河道。治所即今河北

  • 九州戎

    在今豫西、渭南群山中。《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以纳王于王城”。

  • 马刚堡

    明置,属固原卫。在今宁夏彭阳县北。

  • 山氏城

    战国初郑地。公元前354年秦公孙壮伐郑时所筑。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四十四里。《水经·渠水注》:“役水自阳丘亭东流,径山氏城北为高榆渊。《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城上枳、安陵、山氏’者也

  • 流觞亭

    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二十八里兰亭之东。即晋王羲之 《兰亭集序》 所谓 “引以为流觞曲水”者。

  • 菱湖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菱湖 “西接乔江,下达湘水,互为吐纳”。在安徽省安庆市区内。面积8平方千米,以盛产菱藕著名。原为自然水塘,后扩建成游览胜地。内有明史可法“宜城天堑”

  • 曹城

    ①即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汉为逡遒县治所。《寰宇记》 卷126慎县: “逡遒故城在县南二十五里。《春秋》: 哀公十二年夏,公会吴于橐皋。注云: 橐皋在逡遒县东南是也。魏武伐吴修此城以屯守,呼曰曹城

  • 合水关

    即合河关。在今陕西神木县东黄河岸边。《元和志》卷4:麟州“东至岚州界黄河一百二十里,河上有合水关”。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