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镇
在今山西岚县西。《清一统志·太原府二》 “东村镇”条下:大贤镇“在县(旧治)南”。
在今山西岚县西。《清一统志·太原府二》 “东村镇”条下:大贤镇“在县(旧治)南”。
五代梁改高唐县置,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后唐复改高唐县。古县名。五代梁改高唐县置,治今山东省高唐县。属博州。五代唐复改名高唐县。
元元贞元年(1295)升余干县置,属饶州路。治所即今江西余干县。辖境相当今江西余干县地。明洪武初复降为余干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余干县置,治今江西省余干县。属饶州路。辖境相当今余干县地。明洪武
又作大五井子。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黑龙江省》:“望奎县,在呼兰河与通肯河之间,位于呼兰河右岸,旧名五井子。”
今俄罗斯鄂毕河上游支流比亚河捷列茨湖东南支流之一。《清一统志·科布多》: 阿勒坦淖尔 “在科布多城北,阿勒坦淖尔乌梁海东北。绰尔齐河、沙克尔河、巴什库斯河、阿斯巴图河,俱出阿勒坦淖尔乌梁海旗,合北流潴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宋《淳祐临安志》卷9:万松岭“岭上夹道栽松”,故名。南宋时,密迩大内,宅第密布,直至山巅。唐白居易《湖上夜归》诗:“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即此。②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五里樊
即今湖北麻城市南四十二里望花山乡。民国 《湖北通志》 卷73 《兵事》: 清同治二年 (1863) 三月,捻军 “屯白杲,穆正春屯望花山”。
在河北易县西北,近西陵。京汉铁路新易支线通此。
清初改忠路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即今湖北利川市西南七十六里忠路镇。雍正十三年(1735) 废。清初改忠路安抚司置,治今湖北省利川市西南。雍正十三年(1735年)废。
即今广西邕宁县东北长塘。清雍正《广西通志》卷20南宁府宣化县:东去水路“东瓜塘十里至长塘”。
即兀剌海。又作兀剌孩、兀良海牙。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一说在今甘肃山丹县北之龙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