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湖
在今江苏江都市北。即古岱石湖。《清一统志·扬州府一》 引《江南通志》:“宋元丰中,知江都县罗适,浚大石湖,改名元丰。”
在今江苏江都市北。即古岱石湖。《清一统志·扬州府一》 引《江南通志》:“宋元丰中,知江都县罗适,浚大石湖,改名元丰。”
在今山东章丘市南。《隋书·地理志》:章丘有东陵山。《元和志》卷10章丘县:东陵山“在县(故治在今市西北水寨镇)南二十八里。《庄子》曰:盗跖死于东陵之上”。山南有盗跖冢,亦名跖山。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四里马头村。明永乐中设巡司。清设通州判驻此。
即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柳树汊乡。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沅陵县图: 县东北有柳树汊。
①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乐温乡。清光绪《长寿县志》卷1:仁和场在“治北一百二十里”。②即今四川西充县西北仁和镇。清光绪《西充县志》卷2:仁和场在“治西四十里”。
1943年3月日伪由沔阳县荆河以北地析置,治所在仙桃镇(今湖北仙桃市)。1945年8月废。
在今甘肃平凉市西二十里崆峒山麓,泾水北岸。《方舆纪要》卷58平凉县:崆峒山“下有问道宫,亦以黄帝问道广成子而名,历代皆修葺焉”。
即今河南上蔡县东三十八里塔桥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七月,赖汶光 “乘势攻破上蔡之洙湖里寨、塔桥寨、洪桥寨”。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施溪漾头长官司置,属湖广沅州卫。治所即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北下溪侗族乡。六年 (1373) 改属思州宣慰司。永乐十二年 (1414) 改属思州府。清以后废。明洪武五年(1372
亦作龙城。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境。《史记·匈奴列传》: 汉元光五年 (前130),车骑将军卫青击匈奴,“出谷,至茏城”。即此。即“龙城(1)”。
又作布特哈乌拉,简称乌拉。在今吉林永吉县北乌拉街满族镇西北。旧城临松花江,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为防水患,于旧城东改建新城,即今乌拉街满族镇。清初置打牲乌拉总管于此,乾隆五年(1740)复添设协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