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目降

大目降

又作大穆降。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原为高山族平埔人村社。郑成功治台时设新化里。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设大目降汛,置千总驻守。嘉庆十二年(1807)称大目降街。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新化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新化镇。


猜你喜欢

  • 陕西

    ①古地区名。周成王时,周、召二公以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 为界,陕陌以东归周公治理,以西归召公治理。后人一般认为陕指陕陌而言,因称陕陌以西地区为陕西。②唐方镇名。上元元年 (760) 改陕虢华节度置,

  • 石门江

    ①指今四川高县西北南广河段,以流经石门砦(石门山)而名。《明史·地理志》 庆符县:“南有石门山,石门江经其下。”②古名羊官水、朱提江。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与云南盐津、绥江交界之关河(横江河)。《舆地纪胜

  • 寿阳郡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置,属万州。治所在今四川达县或宣汉县境。西魏属通州。隋开皇三年(583)废。

  • 云黄山

    在今浙江义乌市南二十五里。《水经·渐江水注》:“榖水又东径乌伤县之云黄山。”即此。

  • 水岩山

    在今贵州荔波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9河池州荔波县:水岩山“岩穴幽胜,水出其中,因名”。

  • 保山

    在今辽宁铁岭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7铁岭卫: 保山在 “卫西北三十里,辽河西岸”。

  • 臭池

    又名臭湖、臭陂。在今湖北宜城市东楚皇城东。《水经·沔水注》: “夷水又东注于沔。昔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即是水者也。……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

  • 松冈墟

    即今广东南海市西北松岗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1南海县: 山南堡有 “松冈墟”。

  • 赤坎戍

    南朝梁天监八年(509)置,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仁和集。大同二年(536)改置仁州。

  • 安昌郡

    ①北魏置,属邓州。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后废。②南朝宋泰始七年(471)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南齐治所在武桑县(今合浦县北)。梁、陈时废。③西魏置,治所在春陵县(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