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巴山

大巴山

亦名大巴岭山。在今陕西南郑县南、四川南江县东北,为米仓山南支。《寰宇记》卷133兴元府南郑县:“大巴岭山在县西南一百九里。《水经注》云:廉水出巴岭,北流经廉州。又《周地图记》云:此岭之南是古之巴国也。”《明史·林俊传》:兰廷瑞义军:“越汉中三十六盘,至大巴山。官军追及,复大破之。”即此。《清一统志·汉中府一》:大巴山,“《旧志》:在县南一百九十里,西乡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延亘数百里。冬夏积雪,中包孤云、两角、米仓诸山,南接四川巴州界”。


简称巴山。绵延在甘肃、四川、重庆、陕西、湖北五省市边境山地的总称。西北—东南走向。包括摩天岭、米仓山和武当山等。海拔 2000~2500米。狭义的大巴山仅指汉水支流河谷地以东,渝、陕、鄂三省市边境的山地。主峰神农顶,海拔 3105 米,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境内。是中国亚热带、温带多种古老植物发源地之一。亦为四川、汉中两盆地间的界山,对冬季北方寒冷气流南侵有屏障作用。《舆地纪胜》汉中府:“大巴山,在南郑县(南)一百九里,秋冬积雪至丈余。”《读史方舆纪要》巴州南江县:大巴山,“县北二百里。高耸千寻,岩径极险,春夏积雪不消,与汉中诸山相连,为巴汉巨镇,梁州中土也。一名巴岭山”。并即此。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胜备江

    在今云南永平县东北百里。《方舆纪要》卷118永平县: 胜备江“出罗武山,引流而东南,合九渡、双桥二河,至蒙化府合样备江”。

  • 开明城

    在今四川芦山县西铜头场。《舆地纪胜》卷147雅州:开明王城“在卢山县西七里。上有王庙。《旧经》云:开明王所筑”。今有遗迹。

  • 鱼蛇水

    即今四川眉山东南、青神县北之粤江河。《寰宇记》 卷74青神县: 鱼蛇水 “在县东北十二里。从陵州贵平县木梓山入当县,合导江水。有鱼似蛇”。《方舆纪要》 卷71青神县: 鱼蛇水 “在县南 (北之误) 二

  • 丹川城

    在今云南曲靖市附近。《晋书·成帝纪》:太康六年(285),“李寿陷丹川,守将孟彦、刘齐、李秋皆死之”。即此。

  • 珍珠村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四十里珍珠镇。当白沙河东岸。民国 《四续掖县志》 卷1有珍珠村,为珍珠乡驻地。

  • 大虹桥镇

    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二十四里大虹桥乡。清道光《武陟县志》卷8:集镇有大虹桥。

  • 浢津

    一作郖津。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老城西北三里。《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畿为河东太守,叛者绝陕津,畿 “遂诡道从郖津度”。《水经· 河水注》: 门水 “北径弘农县故城东,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河水于此有

  • 新接堡

    明置,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三十里,滨临黄河。

  • 难江县

    ①南朝梁普通六年 (525) 置,属北水郡。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南八庙场。西魏恭帝三年 (556)改为盘道县。②北周天和五年 (570) 置,为集州、平桑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南江县。《寰宇记》 卷140集

  • 悦跋城

    晋铁弗匈奴首领居地,又称代来城。当即今内蒙古东胜市西泊江海子乡大成梁古城。《魏书·太祖纪》: 登国六年 (391) 十一月,“壬午,大破直力鞮军于铁岐山南……戊子,自五原金津南渡河。辛卯,次其所居悦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