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子
①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北二十五里土城子镇。清于此设巡检、千总驻守。
②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城子乡。清属多伦诺尔厅,于此置汛。
③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汉为定襄郡成乐县治所。
集镇名。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西北部、松花江西岸。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00,满族占32%,朝鲜族占17%。元至正末年女真部落在此筑土城一座,后成村名。主产稻、玉米、大豆。有制砖、农机修配等厂。通公路。
①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北二十五里土城子镇。清于此设巡检、千总驻守。
②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城子乡。清属多伦诺尔厅,于此置汛。
③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汉为定襄郡成乐县治所。
集镇名。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西北部、松花江西岸。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00,满族占32%,朝鲜族占17%。元至正末年女真部落在此筑土城一座,后成村名。主产稻、玉米、大豆。有制砖、农机修配等厂。通公路。
集镇名。在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南部、松花江畔。小白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000。“红旗”系满族八旗兵红旗营驻地,后成村名。主产稻、蔬菜。养殖业发达。有化工、食品、制砖等厂。
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四十五里永定乡西小河。《方舆纪要》 卷67彭县: 鹿耳溪 “源出县西北曲尺山,东流入新繁县之清白江”。
在今江苏睢宁县东北。西北去古邳镇六十里。明初置直河驿。嘉靖四十五年 (1566) 改置巡司。
亦名百丈岩。在今湖南慈利县西,接张家界市界。《方舆纪要》卷77慈利县“茅花岭”条下:百丈峡“东北至九溪卫七十里。石崖两面对峙,高逾百丈。中有小峡,长三十里,流泉峻急,古木槎牙。峡畔有路通永定卫,最险”
又名臭湖、臭陂。在今湖北宜城市东楚皇城东。《水经·沔水注》: “夷水又东注于沔。昔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即是水者也。……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
①即今广西平南县东北大峡。明置土巡司于此。②亦名大石峡。在今青海乐都县西三十里。《清一统志·西宁府一》:大石峡“在碾伯县西北,西去西宁县九十里,较小石峡尤雄壮”。(1)即“巫峡”。(2)即“桑园峡”。
①唐至德元年 (756) 改安定县置,为泾州治。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金大定七年(1167) 改名泾川县。②即保宁县。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电城镇东。《旧唐书·地理志》 作保定县。③北宋宣和七年 (1
春秋宋邑。在今江苏铜山县境。《左传》: 成公十八年 (前573),“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废黄河北岸。《左传》成公十八年(前573年):“楚子辛、郑皇辰
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隋书·元谐传》:开皇元年(581),吐谷浑寇凉州,“谐率兵出鄯州,趣青海,邀其归路。吐谷浑引兵拒谐,相遇于丰利山”。即此。古山名。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十三
又名大绀山。在今广东云浮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东安县:甘山“高七百余丈,周百余里。上有龙头潭,悬流如瀑布”。《清一统志·罗定州》:大绀山“在东安县(今云浮市)西北十五里。《旧志》:一名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