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固城

固城

①即今河北定州市东三十里固城。《资治通鉴》: 南朝梁大通三年 (531),魏普泰初,大都督侯渊 “讨刘灵助,至固城”。胡三省注: “固城,当在中山城东北,安国城西南。” 《方舆纪要》 卷14定州:“ 《旧志》: 禹治水时筑,屹然坚固,后人因名曰固城。”

②在今河北南宫市境。《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一年 (816),命河东、幽州、义武、横海、魏博、昭义六道兵讨成德王承宗,“魏博奏败成德兵,拔其固城”。胡注: “固城,当在冀州南宫县界。”

③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南固城镇。汉曾为溧阳县治。后县治迁徙,遂废。北宋为固城镇。

④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北五十里薛山下。《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五年 (506),“桓和击魏兖州,拔固城”。《方舆纪要》 卷32滕县: 堌城 “盖南北朝时戍守处。或谓之五固”。

⑤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唐杜佑 《通典》 卷177扶沟县: “故固城在县西南,周回有水,势甚固,故为名。”


(1)古城名。(1)即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南固城。《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三年(531年),北魏将刘灵助引兵寇博陵以西,魏主命侯渊、叱列延庆征讨至固城,袭斩灵助,即此。(2)在今河北省南宫市境内。《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命河东、幽州、义武、横海、魏博、昭义六路兵讨成德王承宗,“魏博奏败成德兵,拔其固城”,即此。(3)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东魏属高平郡。梁天监五年(506年)萧及与北魏元恒大战于此,梁军败绩。(2)集镇名。(1)在河北省赵县城南部。属赵州镇。人口 1500。西汉名平棘,因村西平棘山得名。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封功臣林挚为平棘懿侯于此。北魏太和元年(477年)为平棘县治,西晋县治迁棘蒲(今赵州)后改名南平棘,后改今名。产小麦、玉米、棉花等。308国道经此。(2)在山东省平邑县东北部。属柏林镇。人口 3280。据传,汉代即有居民。村在古颛臾国城址南侧,取《论语》“颛臾固而近于费”之意,名固城。产小麦、玉米、甘薯、花生、山楂、苹果等。有砖厂、罐头厂及豆腐坊。董泗公路经此。村北侧有颛臾国旧址。(3)在河南省淮滨县北部。固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350。春秋时楚国在此筑城建仓,取名固城仓。清初起集,称固城集。1945年称固城镇,1949年简称固城。产小麦、稻等。有机械修理、水泥预制件、砖瓦、粮油加工等厂。公路通县城。古迹有固城遗址。


猜你喜欢

  • 渡云 (雲) 岭

    又作墨斗岭、广仁岭。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北伊逊岭。《辽史·地理志三》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 “过乌滦河东有滦州,又过黑摸斗岭,一名渡云岭。” 《清一统志 ·承德府》: 广仁岭 “即古墨斗岭。岭之西南为滦平县

  • 剑南镇

    唐开元七年 (917) 升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置,为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益州 (至德升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兼昆明军使,领益、彭、蜀、汉、眉、绵、梓、遂、邛、剑、荣、陵、嘉、普、资、嶲、黎、

  • 黄陵山

    一名湘山。在今湖南湘阴县北四十五里。上有舜二妃墓。山下有黄陵亭。《水经·湘水注》: “湘水又北径黄陵亭西,右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径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 《方舆纪要》 卷80湘阴县

  • 泥溪场

    ①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泥溪乡。清道光《通江县志》 卷2: 泥溪场 “离城一百七十里”。1932年川陕省设赤化县泥溪市苏维埃驻此。1933—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赤北县治此。②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北泥溪镇

  • 鲍家店

    即今湖北郧县西南鲍家店镇。清魏源 《圣武记》 卷10: “郧县以鲍家店为要隘。”

  • 五城郡

    ①又名伍城郡。北魏正平二年(452)置,太和十二年(488)属汾州,治所在京军县(后改五城县,今山西吉县东北六十里)。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乡宁、蒲县部分地区。隋开皇初废。②北魏永安中侨置,属司州。治所

  • 桶谷郡

    北魏置,治所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嘉陵江东岸。后废。北魏置,治今陕西省宁强县西北阳平关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宁强县西部。后废。《魏书·邢峦列传》:“率南安、广长、东洛、大寒、武始、除口、平溪、桶谷诸郡之

  • 盘山关

    明置,在今贵州岑巩县北。《方舆纪要》卷122思州府: “盘山关在府城北。《志》 云,关倚城临水,一径盘回。”

  • 金炽山

    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北三十里丰山之西。唐宪宗景陵在此。

  • 凤凰关

    ①明置,属达州。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明正德《夔州府志》卷2:凤凰关“在(达)县西五里”。《清一统志·绥定府二》:凤凰关“在达县西三里”。②在今四川奉节县西。《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奉节县:凤凰关“在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