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固原州

固原州

明弘治十五年 (1502) 置,属平凉府。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方舆纪要》 卷58固原州: “固本作故,时以此城为故原州城。讳故为固,后遂以名州。” 清同治十二年 (1873) 升为直隶州,属甘肃省。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彭阳、海原三县及同心县部分地。1913年降为固原县。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属平凉府。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升为直隶州,属甘肃省。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海原二市县及清水河上游东岸一带。1913年废,改为县。


猜你喜欢

  • 什拉穆楞河

    即西拉沐伦河。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源西拉沐伦河。清魏源《圣武记》卷3:康熙二十九年(1690)八月,额鲁特准噶尔噶尔丹攻破喀尔喀蒙古,长驱南下至乌兰布通山,清抚远大将军福全进击,大破噶尔丹军,噶尔丹“拔营

  • 柯家坦镇

    即今安徽庐江县西柯坦镇。清光绪《庐州府志》 卷3庐江县: 柯家坦镇在 “县西二十五里”。

  • 小平津

    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东汉中平元年(184)为镇压黄巾起义,在津上置关戍守,为八关之一。《后汉书·何进传》:中平六年(189),袁绍大诛宦官,“张让、段珪等困迫,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洛

  • 五城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元和志》卷30辰溪县:“五城山,在县东南三百六十二里。《武陵记》云:‘楚威王使将军庄��定黔中,因山造此城。”据《清一统志·辰州府一》:五城山“在辰溪县

  • 定胡郡

    北周大象元年 (579) 置,属石州。治所在定胡县 (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辖境相当山西柳林县地。隋开皇初废。北周置,治定胡县(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属石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柳林县一带,设有关

  • 东州堡

    明置,属抚顺千户所。即今辽宁抚顺市东南大东州。明《辽东志》卷3:东州堡“官军五百二十六员名,奉集堡可屯兵,白隆山可按伏”。《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定辽中卫:东丹(州)堡“在司东百二十里,其相近者有白

  • 大佛寺石窟

    又名庆寿寺石窟。在今陕西彬县西二十里泾河南岸。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大佛窟平面呈半圆形,直径约21米,高30余米。大佛依山趺坐,高24米,两侧侍立二菩萨,各高5米,俗名“丈八佛”。窟壁雕大小佛及菩

  • 阳城

    ①传说为夏都。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城镇附近。《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汉书·地理志》 颍川郡阳翟县注引《世本》称:“禹都阳城。”《续汉书·郡国志》 注引《汲冢书》亦称:“禹都阳城。”《

  • 关渡河铺

    在今贵州正安县东南。《清一统志·遵义府》 “牛角巷铺”条下:又有“关渡河铺”等,皆戍守处。

  • 大松山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明一统志》卷5万全都司:大松山“在龙门卫城西一十里。上有古松一株,盘曲森耸,故名。永乐中驻跸于此”。②一名伊克纳喇苏台山。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清一统志·承德府》:伊克纳喇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