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远山
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四十里。《明一统志》卷87元江军民府:因远山“下有泉,为仲夷溪,分溉田亩,东流入礼社江”。
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四十里。《明一统志》卷87元江军民府:因远山“下有泉,为仲夷溪,分溉田亩,东流入礼社江”。
明洪武初开凿。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明一统志》卷6应天府:“上新河在江东门外稍南五里,通大江,江中舟泊尽舶此,以避风浪。”
在今吉林白山市东北、靖宇县西南。为浑江发源地。《清 一统志·吉林一》: 黑林岭 “在吉林城南八百七里。亦名分水岭。即长白山南麓 一干,延亘曲折西北指者也。岭有三泉,从谷中涌出,即为佟家江之源”。
又名布固图河。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泊西南,为注入斋桑泊之水。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巴雅尔河又西北四十余里有布古什河。二源并发,东流而汇,经布古什山南,又东经布古什卡伦南。”
亦作皇道山。即今安徽滁州市东北黄土山。《舆地纪胜》 卷42滁州: 黄道山 “在清流县东北十七里。李濆 《荇溪记》 云: 秦始皇途经是山,以名焉。下有秦王塘”。
即今新疆乌恰县西伊尔克什坦,与吉尔吉斯斯坦接界。光绪十年(1884)不平等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将此山口以西之地划归俄国。“自图永(中国名苏约克)山豁往南……至伊尔克什坦自然界止”。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04高州府茂名县 “东门营” 条内: “又有茅峒,在府东南十里。四山环合,中有隙地,可以藏兵,当山缺处,一径迤逦,通神电以西诸路。成化二年,‘贼’邓公长据此,知府
在今黑龙江省北安市东南通北镇。1917年设通北县于此。在黑龙江省北安市西南部、通肯河上游。面积 3384 平方千米。人口 4.2 万。镇人民政府驻通北,人口1.6万。原名通康、通兴,后因位于通肯河之北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四十里前洲镇。此地原为芙蓉湖中洲地,明嘉靖间芙蓉湖围成圩田后,渐成市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无锡县图: 西北有前洲镇。在无锡市惠山区西北部、锡澄运河西岸。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
在今甘肃永登县南。《方舆纪要》卷63庄浪卫:沙井儿驿“在卫南百九十里。《志》云:卫境诸堡多置馆驿于此。以地当往来冲要”。
①在今河北大名县西南。《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李密从杨玄感被执,“行至魏郡石梁驿,饮防守者皆醉,穿墙而逸”。②在今河南安阳市附近。《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既败,李密被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