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克沙勒山
在今新疆阿合奇县西北、阿图什市北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之天山。《清一统志·乌什》:喀克沙勒山 “在乌什西、伯得里克山西南二百三十里。自额图克岭东北行至此逾山而北通布鲁特境,山南为喀什噶尔,南北相距各三百余里” 。
在今新疆阿合奇县西北、阿图什市北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之天山。《清一统志·乌什》:喀克沙勒山 “在乌什西、伯得里克山西南二百三十里。自额图克岭东北行至此逾山而北通布鲁特境,山南为喀什噶尔,南北相距各三百余里” 。
在今浙江宁波市甬江东。清同治元年(1862)太平天国设此海关。
即阿巴和加麻札。俗称和卓坟。在今新疆喀什市东北十里。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及其家族的墓地。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后迭经改建、扩建,规模宏大。整个墓地由陵墓、礼拜殿、讲经堂和门楼组成
即今福建武平县东北黄峰岭。《方舆纪要》卷98武平县: 黄公岭在 “县北百五十里,接长汀县界。修阻二十余里。上有泉,自石中迸出,仅杯勺许,而群饮不竭。俗呼圣公泉”。
①即今海南省海口市。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置营,设都司防守。嘉庆十六年 (1811) 改设副将。②即今云南昆明市西南海口镇。《清一统志·云南府》 “滇池” 条引 《云南通志》: “去府城西南八十
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北一里。《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三年于义城堡置高密县。”即此。六年(623)移就故夷安城,即今高密市。在今山东省高密市西北。唐武德三年(620年)移高密县于此。
北宋置,在今陕西府谷县北。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北。
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方舆胜览》卷54彭州:大隋山“在堋口镇北三十五里。昔神照禅师居之。有瀑布。《张天觉记》云:西山之胜,在彭门者大隋为甲”。
从今吉林蛟河市北拉法,经舒兰、黑龙江五常至哈尔滨的滨江站。长271.7公里。日伪于1932—1934年修筑。1935年又展筑至哈尔滨,与中东铁路接轨。自吉林省长图铁路拉法站(属蛟河市)经舒兰,至黑龙江
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高要县: 都堰水 “在府西七十里。源出德庆州界大朝山,流入境,……注于大江”。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平洋沙” 条下: “嘉靖三十四年,倭自常熟三丈浦遁出海,太仓知州熊桴邀击之于登舟沙,贼走吴淞江。《海防考》: 登舟沙为福山、白茅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