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丰 (豐) 县
1944年改和什托罗盖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改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1955年改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1944年改和什托罗盖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改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1955年改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在今陕西洋县城西三十里。今为洋县智果中学校舍。《清一统志·汉中府》: 智果寺 “在洋县西三十里。唐仪凤中建”。现存正殿为元至顺三年(1332) 僧人德珪所建,藏经楼为明万历十四年(1586) 所建。寺
①即楚州。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旧唐书·地理志》 巴县: “梁置僰州。” 僰为楚之讹。②唐武德三年 (620) 改南州置,治所在隆阳县(今重庆市綦江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綦江县及重庆市南桐矿区。四年
春秋晋邢侯邑。在今河南温县附近。《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前547),楚 “雍子奔晋,晋人与之鄐,以为谋主”。又昭公十四年 (前528),“晋邢侯与雍子争鄐田,久而无战”。古邑名。春秋晋邢侯邑。在今河
即今河北青县西南二十八里木门店镇。为西汉参户县治。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青县图:西南有木门店。民国《青县志》卷1:木门店在“西南三十里。俗称门店”。
即今广西乐业县西南甘田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凌云县北有甘里塘墟。
在今四川壤塘县东北中壤塘乡中壤塘村。建于明洪武十一年 (1378),为喇嘛寺庙,保存完好。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中。《水经·谷水注》: “渠水又枝分,夹路南出,径太尉、司徒两坊间,谓之铜驼街。旧魏明帝置铜驼诸兽于阊阖南街。陆机云: 驼高九尺,脊出太尉坊者也。” 《太平御览》 卷168引
亦作石墙隘。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7修仁县:石墙隘“在县西南,向为瑶僮门户。万历中置官兵戍守于此,为石墙营”。清设把总防守。明万历间立,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东南石墙。清时设把总防守
①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南。顾野王《舆地志》:“齐城在州东陆路二十里。吴大帝太元二年,立孙奋为齐王,都武昌。诸葛恪执政,徙奋居于此。”《水经·赣水注》:“(豫章)郡东南二十余里又有一城,号曰齐王城,筑道相通
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十八里肖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