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改莲勺县置,为汉东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隋属竟陵郡,大业末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郢州。贞观元年 (627)废。古县名。西魏改莲勺县置,治今湖北省钟祥市西北,为汉东郡治。隋大业
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上川岛与下川岛间海面。《清一统志·广州府一》:海,“《旧志》:新宁县西南二百里为寨门海。……迤东至下川山南,曰大牌海。又东至上川山右,曰小金门海。诸夷入贡,遇逆风则从此进”。在今广东
即今江西宜丰县北找桥。1934年2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曾置找桥政治局(县级)。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西汉初,羹颉侯刘信筑。《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七门堰“在县西南七门山下,三堰之源出焉。三堰者,一曰乌羊堰,在县南十五里;一曰千功堰,在县南二十里;一曰槽牍堰,在县南二十五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二十四里阳坊镇西贯市村。清为驻防要地,设把总驻守。
①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大通卫置,属西宁府。治所在白塔城(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城关镇)。民国《大通县志》卷2:“盖县名大通,原自宋时筑城于浩亹河上,名曰大通城,后遂名其河为大通河。清雍正
又名长安寺。在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重庆第二十六中后山。北宋熙宁初建。
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湖州府: “ 《志》 云,郡有七十二溇,在乌程者三十有九,在长兴者三十有四,导苕霅之流注于太湖。”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邺城东北。《晋书·姚弋仲载记》: 十六国后赵青龙元年 (350),“冉闵之乱,弋仲率众讨闵,次于混桥”。一说即故邺城东五里之石桥,桥跨漳水,长十余丈。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故邺县城东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县北。《左传》: 襄公五年 (前568) 十一月,楚伐陈,诸侯 “会于城棣以救之”。杜注: “郑地。陈留酸枣县西南有棣城。”《寰宇记》 卷2阳武县: “南棣城、北棣城二城并在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