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河
即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西之伊和吉仁郭勒。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7:吉林河“即鸡林河。源出克西(什)克腾部之撒尔巴山,曰查克马尔河,北流来会南来之碧里克图河。……东南出喀喇苏伯岭之小鸡林河西北流来会,又西北二百里而涸”。
即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西之伊和吉仁郭勒。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7:吉林河“即鸡林河。源出克西(什)克腾部之撒尔巴山,曰查克马尔河,北流来会南来之碧里克图河。……东南出喀喇苏伯岭之小鸡林河西北流来会,又西北二百里而涸”。
即今湖南炎陵县西河漠水。《方舆纪要》卷80酃县:“云秋水在县西四十里,经县东,折而北流,经茶陵州界,合于洣水。”
即今天津市宁河县治。为盐场。《元史·食货二》:至元十九年(1282),“改立大都、芦台、越支、三叉沽盐使司一。二十五年,复立三汊沽、芦台、越支三盐使司”。清设盐场大使驻此。
①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年(前242),“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汉置山阳县于此。②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牧马山南。
即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北刁翎镇。1946年东北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刁翎县。在黑龙江省林口县北部。面积673.8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刁翎村,人口2810。清末为依兰府刁翎区,1927年改第五区,
即今浙江玉环县东南坎门镇。清设守备驻守。清光绪《玉环厅志》卷2:坎门街“在钓艚隩,有东西街”。即今浙江省玉环县东南坎门。清时设守备驻守,属玉环营管辖。
即今弥河,亦即古之巨洋水。源出今山东临朐县沂山西麓,北流径临朐县东,又北经青州市东,又东流径寿光县界,东北入海。《元史· 王磐传》: “磐亦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 即此。
1931年11月湘赣革命根据地由吉安、吉水两县析置,驻水南圩(今江西吉水县东南水南镇)。为纪念红军第三军军长黄公略而命名。后迁吉安县富田区陂下村(今江西吉安市南陂下)。1934年10月废。旧县名。中央
秦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南五十五里。东汉末废。古县名。秦置,治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南。属代郡。东汉末省。
即今新疆皮山县。《清一统志·叶尔羌》:皮什南“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十里。有河出南山下,北流百余里,饶水草,于汉为皮山国地”。
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西南,为艾不盖河上源。《清一统志·茂明安》:布禄尔托海河“在旗东北四十里。源出伊克哈达图山,北流会爱毕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