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台北县

台北县

①1895年日本占领后改淡水县为台北县, 其后又先后改设台北厅、台北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复设台北县,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省台北市。1947年迁治板桥镇(今台北县)。

②1942年析东台县北部置,治所在大中集(今江苏大丰县)。1951年改名大丰县。


1942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由东台、兴化二县析置,治所在大中集(今江苏大丰县)。1944年并入东台县。1945年底复置,仍驻大中集。1951年改名大丰县。


(1)旧县名。苏中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江苏省东台县析置台北行署区(县级)。1942年改设台北县。治大中集(今大丰市驻地)。1944年撤销,并入东台县。1945年复设。1949年隶苏北行署区。1951年因与台湾省台北县重名,改名大丰县。(2)今县名。在台湾省本岛北端,北临东海,西北濒台湾海峡。面积 2138.5 平方千米。人口约369万。辖10市、4镇、15乡。县治板桥市。郑氏治台时属天兴县(后为天兴州)。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属诸罗县,雍正元年(1723年)改属析置的淡水厅。光绪元年(1875年)于艋舺地设淡水县,为台北府治。二十一年改为台北县。1920年改属台北州。1945年光复后分设台北市及台北县。因位于本岛北部得名。中为台北盆地,东、南为丘陵、山地。有大汉溪、新店溪、基隆河。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业多旱作,有甘薯、玉米、稻、大豆、花生、茶、柑橘等。植茶历史悠久,文山包种茶为特产。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有野柳、磺港、澳底等渔港。煤炭产量占全省50%,金银矿居全省第一位。工业主要有机械、金属制品、纺织、橡胶、制药、陶瓷等。有核电厂两处。有淡江大学、辅仁大学等大专院校。台湾纵贯铁路经此。高速公路、环岛公路干线贯通县内重要乡镇。名胜古迹主要有野柳、乌来、富贵角、观音山、碧潭、圆通寺、燕子湖及淡水、金山、白沙湾等海水浴场。


猜你喜欢

  • 鼓楼坡

    在今贵州镇远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镇远县: 鼓楼坡 “冈阜重复,状如鼓楼”。

  • 平州六洞长官司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清初改为平州长官司。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治今贵州省平塘县。属都匀府。清初改为平州长官司。

  • 邓宁郡

    西魏废帝元年(552)置,属邓州。治所在尚安县(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寰宇记》卷134文州:“取前邓羌部落所居为州郡之名。”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地。恭帝二年(555)改为武进郡,后又改为尚安郡。隋

  • 渤澥

    指今渤海海域。《史记·司马相如传》 载《子虚赋》 有 “浮勃澥游孟诸” 之语。《集解》: “ 《汉书音义》 曰: ‘海别枝名也。’”《索隐》: “案 《齐都赋》 云: ‘海傍曰勃,断水曰澥’ 也。”

  • 柴里 (裏) 斗六社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柴里斗六社 “离府治一百八十里”。

  • 苦菜山

    一名黄城山。在今河南叶县西南。《水经·��水注》: “叶县有方城。 郭仲产曰: 苦菜、 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苦城即黄城也。”

  • 罗坊

    即今江西崇仁县南相水西岸罗坊。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抚州府崇仁县有 “罗坊汛”。(1)在今江西省丰新县西,南潦水北岸。明、清属南昌府。(2)在今江西省南丰市南。清属南丰县。有巡检司驻防于此。(3)

  • 不鲁思河

    又作不鲁失、不里郁思。元代称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间的一段金沙江为不鲁思河。《元一统志》丽江路:“考今沿革图志:本路出金。有江曰丽江,古谓丽水,白夷谓金沙江,磨些蛮谓漾波江,吐蕃谓犁

  • 银坑坪山

    在今广东广宁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1广宁县: 银坑坪山 “在县东北六十里。山险僻,旧为 ‘贼’ 巢”。

  • 飞鸟山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南。《寰宇记》卷148夔州巫山县:“飞鸟山在县西南六十里。言山高,鸟飞不能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