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溪山

南溪山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七里南溪公园内。《寰宇记》 卷162临桂县: 南溪山 “其山耸拔千尺,烟翠凌空”。山岩洞壁有唐李渤 《留别南溪》 诗。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南将军桥头。东近漓江,东北麓为南溪萦绕,故名。东西两峰并列,耸峙千尺,北面峭壁,石呈灰白。雨后新晴,云雾初散,阳光映照山石,反射出耀眼的光彩,旧有“南溪新霁”之称。山有二洞九室,洞中石乳凝成的景物,多姿多彩,形象万千。主要名胜,山北有金莲港、南溪桥、白龙泉、白龙洞、元岩、龙脊峰;山南有刘仙岩、穿云岩等。山崖洞壁上,留有唐宋以来题刻近200件。以唐代李渤的《南溪山诗并序》、宋代赵夔的《桂林二十四岩洞歌》以及《养气汤方碑》等为著。建国后,山北麓新建南溪公园,供游人休憩。


猜你喜欢

  • 赤木口

    在今宁夏永宁县西北贺兰山中段三关口。明嘉靖《宁夏新志》卷1:宁夏总镇有赤木口。《清一统志·宁夏府二》:赤木口“在宁朔县西南贺兰山,山径五十余处,而赤木口尤为冲要,可容千马。明嘉靖中,巡抚杨守礼扼险筑关

  • 沧浪水

    ①《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其说有二:(1)即汉水。张衡《南都赋》:“流沧浪而为隍,

  • 应龙城

    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中海心山上。《资治通鉴》:唐天宝七载(748),哥舒翰“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谓之应龙城,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至德初陷于吐蕃。唐天宝七载(748年)筑,在今青海省青海湖龙驹岛海心山上。

  • 永福水

    指今广西柳江支流洛清江。《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永福水“在县西南。《志》云:县西南城下有金山潭……永福水由此分流,曲折群川中,夺流而西南,出入柳州府洛容县境,为雒清江之上源”。

  • 雉县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西晋属南阳国。南朝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属南阳郡。南朝宋废。

  • 桑隧

    又名桑里。春秋蔡邑。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杜注:“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在上蔡西南。”古邑名。春秋蔡邑。在今河

  • 圣惠镇

    明置,属安邑县。在今山西运城市东二十里。洪武四年(1371)置巡司于此。

  • 逢亭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逢亭镇。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卷3罗斛州判: “罗悃、床井、沟亭、逢亭、上隆、罗苏、赖石各亭,虽非膏壤,水旱皆可有收。” “逢亭”,又称内逢,系布依语音译,即亭目居住地。

  • 连县

    1912年改连州置,后属广东岭南道。治所即今广东连州市。1920年直属广东省。1994年改设连州市。旧县名。1912年改连州置,治今广东省连州市连州镇。1959年与阳山县和连山僮(壮)族瑶族、连南瑶族

  • 西左翼后旗

    俗称宗札萨克旗。即和硕特西左翼后旗。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雄曲卡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