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
①即死马涧。在今江苏南京市南,下流合于秦淮河。《景定建康志》 作 “南涧”。
②即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宋大理时称南涧。《元混一方舆胜览》: “定边县,蛮名南涧。” 民国时属蒙化县,有县佐驻此。
③在今云南陆良县北。《方舆纪要》 卷114陆凉卫: 南涧 “在卫城西北之芳华乡。《志》 云,卫城南北俱有桥,北桥跨于南涧水上”。
①即死马涧。在今江苏南京市南,下流合于秦淮河。《景定建康志》 作 “南涧”。
②即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宋大理时称南涧。《元混一方舆胜览》: “定边县,蛮名南涧。” 民国时属蒙化县,有县佐驻此。
③在今云南陆良县北。《方舆纪要》 卷114陆凉卫: 南涧 “在卫城西北之芳华乡。《志》 云,卫城南北俱有桥,北桥跨于南涧水上”。
明置,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三江村。《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三江守御千户所“在府东北三十七里浮山之阳。洪武二十年建,城周三里有奇”。清初裁。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北三江。属临山
①在今江苏六合县西北竹镇。《梁书·杜崱传》:承圣元年(552),齐将郭元建攻秦郡,王僧辩令杜崱赴援,陈霸先亦来会,“与元建大战于士林”。即此。②即今台湾省台北市北士林区。旧名八芝连,或作八芝兰林、八芝
即今陕西省西乡县南牧马河。《舆地纪胜》卷190洋州:马源水“在西乡县,出巴山。《图经》云:元是木马水,天宝间改为马源水。上有山如马之状,因以名之”。《清一统志·汉中府一》 引《县志》:木马河“源出大巴
即鲋鰅山。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山海经·海外北经》:“务隅之山,帝颛顼葬其阳,九嫔于阴。”
汉译猴子洞。在今西藏乃东县泽当贡布山上。神话传说这里是观世音菩萨点化猕猴和罗刹女结合、繁衍后代的地方。藏文史籍记载为西藏古代人类的发祥地。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置,治所在平山县(今广西横县东北平山村)。西晋太康七年(286)改为宁浦郡。三国吴置,治平山县(今广西横县东北平山)。西晋太康七年(286年)改为宁浦郡。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北岚安乡一带。北宋属雅州。后废。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铁厂堡。《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前屯卫: 铁场堡在“卫西六十里,与山海关接界”。
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青州置,治所在齐通郡齐通县 (今四川眉山县)。《太平御览》 卷166引《周地图记》 曰: 眉州 “因峨眉山为名”。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丹棱、青神等县地。隋废。唐武德二年
在今贵州安顺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旧坡山在“州治西北。两峰相峙, 中有石关,为郡治之要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