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海

南海

古时南海之名,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或泛指南方各族居地,或指一定海域。《尚书·禹贡》:“入于南海”,其确指未详。《诗经·江汉》: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当指今东海而言。秦置南海郡,所临海疆即今南海。西汉以后东海方位既别有定域,南海名称遂专指今南海。


(1)古时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或泛称南方各族居地,或指实际的海域。《尚书·禹贡》:“入于南海。”其确地不详。《诗·江汉》:“于疆于理,至于南海。”《史记·秦始皇本纪》:“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当指今东海而言。秦置南海郡,海疆实临南海;西汉后,东海已别有定域,南海专指今南海。(2)又称南中国海。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以在中国大陆之南得名。《史记·南越列传》:南海尉任嚣曰:“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即此。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深海盆地。北倚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五省区,南至加里曼丹岛,东南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面积358.91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1112 米,最深 5377 米。盐度32~34.5‰。有韩江、珠江、红河、湄公河及湄南河等流入。海域中散布着中国的南海诸岛,由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组成。位居热带,适于造礁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许多珊瑚岛。海洋资源丰富,盛产多种鱼类,并有贝、参及海龟等。海底石油储量丰富,著名的有莺歌海油田。


猜你喜欢

  • 文脊山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寰宇记》卷103宁国县:文脊山“一名曷山,在县西三十里。按何法盛《晋中兴书》云:有瞿硎先生,不知姓名,住宣城文脊山,即其山也”。《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文脊山在“县西北三

  • 施家坝镇

    即今四川简阳市东南施家镇。民国 《简阳县志》 卷2: 施家坝,“ 《采访册》 按: 《乾隆志》侯家场注云: 州东南六十里。《咸丰志》 施家坝注云:州东南六十里即侯家场,古儒林镇,与乐至接壤,系至川北通

  • 伯士镇

    即今陕西大荔县东南伯士乡。《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赵渡镇”条:朝邑县西有“伯士”镇。

  • 农安塔

    辽圣宗时建,在今吉林农安县城内。《清一统志·郭尔罗斯》:龙安城,“《册说》:城周七里、门四,址尚存。旁有农安塔,亦曰农安。天命九年,科尔沁为察哈尔所侵,我贝勒阿巴泰率师救之,兵至农安塔,察哈尔仓皇夜遁

  • 江夏口

    即子夏口。在今湖北监利县西。《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一年(415),刘裕伐司马休之于江陵,“使其壻振威将军东海徐逵之统参军蒯恩、王允之、沈渊子为前锋,出江夏口”。即此。又称子夏口。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

  • 达活河

    即古蓼水。源于今河北邢台市西北达活泉,东入牛尾河,北径任县北入大陆泽。《寰宇记》卷59龙冈县:蓼水“一名达活水,出襄国(按:今邢台市)西石井冈”。《清一统志·顺德府一》:达活河,“《旧志》:源出府(按

  • 平海卫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平海镇。辖莆禧千户所。清康熙五年(1666)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平海。属福建都司。辖莆禧千户所。清康熙五年

  • 海仓口镇

    即海仓镇。明置海仓巡司。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九十里海仓。清乾隆七年 (1742) 裁,并归掖县。《明史·河渠五》: 胶莱河 “起胶西县东陈村海口,西北达胶河,出海仓口,谓之胶莱新河”。《方舆纪要》 卷3

  • 比如宗

    又名纳雪、纳雪比如、哲如宗。即今西藏比如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比如宗。1960年改设比如县。1916年置哲如宗,后改比如宗。治今西藏自治区比如县比如雄。1960年撤销,改设比如县。

  • 佛朵火站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付达哈河口。元《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佛朵火站”。明改弗朵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