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槎村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南南槎。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置巡司于此。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南南槎。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置巡司于此。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祁连县西南冰沟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西右翼前旗: “牧地在大通河北岸。东至察罕阿尔吉永安, 南至约呼口, 西至柴达木察罕巴彦讬罗海
即汴水、汴渠。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旧江陵县城内。《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三年 (554),西魏于谨攻江陵,元帝十一月丁酉,夜宿民家,“己亥移居祗洹寺。于谨令筑长围,中外信命始绝”。
唐武德三年 (620) 杜伏威置,治所在义兴县 (今江苏宜兴市)。以金鹅山为名。七年 (624) 改为南兴州。
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二十里古城。东汉废。《水经·㶟水注》:谷水与浮图沟水“出夷舆县故城西南”。即此。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属上谷郡。东汉省。
北魏孝昌中置,属建平郡。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北齐废。
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南四十里荒佃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昌黎县图: 西南有荒田庄。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昆州置,治所在马平县 (今广西柳州市)。《新唐书·地理志》 柳州:“以地当柳星更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龙城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柳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
一名郎溪。又名芙蓉江。即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渠水。《舆地纪胜》 卷72靖州: 渠河“源出佛子坡,与广西分界。下合众流,环州城会于郎江”。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明洪武初改为洪州泊里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