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始新县
北魏侨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舒城、霍山等县境。后废。
北魏侨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舒城、霍山等县境。后废。
在今甘肃平凉市西二十里崆峒山麓,泾水北岸。《方舆纪要》卷58平凉县:崆峒山“下有问道宫,亦以黄帝问道广成子而名,历代皆修葺焉”。
亦名石甑山。即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之宝石山。《寰宇记》卷93钱塘县:“巨石山在县南三里。《郡国志》云,上有七层古塔。王僧儒云:巧绝人工。山北有落星二石。吴越王钱氏号寿星宝石山,后改为巨石山。”宋《淳祐
金为会宁府治。即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金史·地理志》: 因女真族云 “金” 为 “按出虎”,故名。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因按出虎水(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东南松花江支流阿什河)而得名。金时为会宁府治所
1928年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东兴镇(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东兴镇)。1933年伪满改为东兴县。1928年由木兰县析置,治今黑龙江省木兰县东兴镇。1933年升县,隶嫩江省。
在今江西广昌县东南,接福建建宁县界。《清一统志 ·建昌府二》: 茱萸隘 “在广昌县东六十里。相近有船尖隘”。在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军事要塞。清时置兵戍守此地。
即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三十里坊子镇。民国《潍县志稿》有坊子镇。
①西汉置,属巴郡。治所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汉建安六年 (201) 为巴东属国都尉治。三国蜀为涪陵郡治。《三国志·蜀书·张翼传》: 建安末 “为江阳长,徙涪陵令”。即此。西晋永嘉后废。②即涪
又作东塘墟。在今河北青县东北。《宋史·河渠志五》:景德元年(1004),“诏沧州、乾宁军谨视斗门水口,壅潮水入御河东塘堰,以广溉荫”。后废。
亦作且末城、且志城、沮末城。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汉魏南北朝时为且末国都。
即今浙江龙泉市北大贵溪。《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 梧桐川 “在县东十五里。自梧桐口引流而西南,下流入于大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