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兖州

南兖州

①东晋元帝侨立兖州于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元年 (420) 改名南兖州。元嘉八年(431) 移治广陵县 (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辖境相当今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及安徽凤阳、滁州以东地。其后略小。北齐改名东广州。南朝陈太建中复为南兖州。北周又改为东广州。

②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置,治所在涡阳县(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涡河北岸刘寨村。后移今蒙城县)。辖境相当今安徽蒙城、颍上以东,蕲县集西南,龙亢集以西,淮河以北地。景明中废。

③北魏正始四年 (507) 侨置,治所在小黄县(今安徽亳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鹿邑、睢县以东,安徽涡阳县西北的涡河及西淝河流域。南朝梁中大通四年 (532) 改为谯州 (又名南谯州)。北魏复改南兖州。北周改为亳州。


(1)东晋元帝侨立兖州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名南兖州。元嘉八年(431年)移治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安徽省凤阳、滁州等县市以东地。其后略小。北齐改为东广州,南朝陈太建中复为南兖州,北周大象中又改东广州。(2)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置,治涡阳城(今安徽蒙城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蒙城、颍上以东,蕲县集西南,龙亢集以西、淮河以北。景明中废。(3)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治小黄县(今安徽亳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鹿邑、睢县以东,安徽省涡阳西北的涡河及西淝河流域,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年)改为谯州。北魏复改南兖州,北周改为亳州。(4)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江都郡置,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七年改为邗州。


猜你喜欢

  • 栗林镇

    北宋置,属盘石县。在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七十里东峰镇南。

  • 张店市

    1947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桓台县析置,治张店(今山东淄博市驻地张店)。1950年5月撤销,并入桓台县。同年11月与周村市合并,改置张周市。1947年由桓台县析置。治张店(今山东淄博市驻地张店区)。

  • 金匮县

    清雍正二年 (1724) 析无锡县置,属常州府。治所即今江苏无锡市,与无锡县同城而治。以城内金匮山为名。1912年并入无锡县。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无锡县东部置,与无锡县同城而治(今江苏

  • 临石支线

    即个碧石铁路临石段。从云南临安 (今建水县) 至石屏。为个碧石铁路支线。1931年动工修建,1934年建成。

  • 百曳滩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沅江”条下:百曳滩“相传后汉刘尚征蛮至此,江流峻急, 以百夫曳之不能进”。

  • 安成侯国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北胡。东汉改为安城侯国。

  • 西南潭

    在今广东三水市。《清一统志·广州府》:西南潭“在三水县(治今河口镇城内村)东十八里。江水所汇也。商船多泊于此。其南有老沙洲,一名动星洲”。

  • 全椒县

    西汉置,属九江郡。治所即今安徽全椒县。三国魏废。西晋复置,属淮南郡。东晋废。隋大业初改滁水县复置全椒县,属江都郡。唐属滁州。明洪武初废。十三年(1380)复置,仍属滁州。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

  • 岔河镇

    ①即今江苏洪泽县东三十六里岔河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山阳县西南有“岔河”。1941—1949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置淮宝县治此。②旧属如皋县,即今江苏如东县西五十二里岔河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如

  • 海陵港

    在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附近。《元史·张弘范传》: 至元十六年 (1279),弘范攻占崖山,“ (张) 世杰走交趾,风坏舟,死海陵港”。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