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阳县

华阳县

①北魏置,为华阳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勉县东南三十余里。隋开皇三年(583)废。

②南朝宋大明年间置,属南安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南一百二十里王河镇。西魏改为黄安县。

③南朝宋置,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西魏废。

④南朝宋置,为华阳(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南齐属华阳郡,梁于此置华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西魏废。

⑤南朝宋置,为华阳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勉县西四十七里铜钱坝乡。后废。

⑥唐武德五年(622)析高安县地置,属靖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西。七年(624)先后属米州、筠州。八年(625)废。

⑦唐开元十八年(730)置,属洋州。治所即今陕西洋县北一百四十里华阳镇。天宝三年(744)废。

⑧唐乾元元年(758)改蜀县置,与成都县同为成都府治。治所今四川成都市旧城东偏。《元和志》卷319华阳县:“华阳本蜀国之号,因以为名。”元与成都县同为成都路治。明为成都府治。清康熙九年(1670)废,雍正五年(1727)复置。1951年迁治中兴镇(今双流县东南华阳镇)。1965年撤销,并入双流县。

⑨元置,属思明路。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南。明初废。


(华huà) (1)古县名。(1)南朝宋大明年间置,治今四川省剑阁县南王家河。属南安郡。西魏改名黄安县。(2)南朝宋置,治今陕西省勉县西老沔县。为侨华阳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年)废。(3)唐武德五年(622年)析高安县地置,治今江西省高安市西。属靖州,寻属筠州。八年废。(4)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置,治今陕西省洋县北华阳山南华阳镇。属洋州。天宝三载(744年)废。(5)元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南。属思明路。明初废。(2)古旧县名。唐乾元元年(758年)因玄宗驻跸成都,以蜀县改名,“华阳本蜀国之号,因以为名”(《元和郡县志》)。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与成都县共治成都府郭下。元与成都县共治成都路郭下。明仍与成都县共治成都府郭下。清康熙九年(1670年)省入成都县,雍正五年(1727年)复置,仍与成都县共治成都府郭下。1913年裁府留县。1950年迁治今双流县中和场,1951年迁中兴乡。1965年并入双流县。


猜你喜欢

  • 乐共坝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共乐镇。一说在今五里乡营盘村。《宋史·林广传》:元丰间,讨泸蛮乞弟“师行有二途,从纳溪抵江门近而险,从宁远抵乐共坝远而平”。

  • 迦摩浪迦国

    在今马来半岛北部。一说在今缅甸南部勃固附近。 《大唐西域记》 卷10 “三摩呾吒国”条: “从此东北大海滨山谷中, 有室利差呾罗国, 次东南大海隅有迦摩浪迦国。”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卷1作郎迦戍国。

  • 城口镇

    亦名无为镇。即今安徽无为县。《元史·地理志》 无为州: “宋始以城口镇置无为军。”在广东省仁化县北部、城口河上游,北邻湖南省。面积322平方千米。人口 9880。镇人民政府驻城口街,人口 1210。秦

  • 罗湾礁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道明群礁。1935年命名罗湾礁。1947年改名道明群礁。

  • 秣陵关

    明置,即今江苏江宁县南秣陵镇。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太平天囯时,为天京南路要隘。清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初一日,曾国荃率湘军进攻秣陵关,太平军守备未严,清军掩至,守关军举关降,即此。

  • 姚源洞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青云镇东。《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万年县: 姚源洞 “在县 (今青云镇) 东里许,深可十五里。两山并峙,林木蓊蔚,土田肥美”。明正德间,邑人王浩八等于此聚众起事。在今江西省万年县西

  • 赤城县

    ①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赤城堡置,属宣化府。治所即今河北赤城县。民国初属直隶口北道。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1958年废入龙关县,1960年复名赤城县。②1929年鄂豫皖革命根

  • 六口山

    在今江西彭泽县东南二十四里。清时设巡司于此。

  • 振华县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以原河北省宁津县改名,治所即今山东宁津县。为纪念牺牲于县境的中共地委书记马振华烈士而命名。1949年复名宁津县,改属山东省。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5年由宁津县改置。以

  • 屯河卫

    明永乐三年(1405),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伊春市南汤旺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