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升仙桥

升仙桥

亦名升迁桥、驷马桥。战国秦建。在今四川成都市北沙河上。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城北十里有升仙桥, 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新五代史·庄宗子继笈传》:后唐同光三年(925),魏王继笈伐前蜀,“王衍乘行舆至升仙桥”降。


猜你喜欢

  • 长狄

    春秋时夷国。即鄋瞒。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

  • 北山村

    在今广东惠来县西南。《明史·地理志》惠来县:“南有神泉巡检司,本名北山,治县西北山村,后迁神泉村,更名。”在今广东省惠来县西南。明洪武初于此置巡检司。

  • 滥泥沟铺

    即今贵州黔西县东南五十里大关镇。《清 一统志·大定府》 “鸭池河铺” 条下: “又有滥泥沟铺、四方井铺……皆戍守处。”

  • 川边道

    1916年依原边东、边西两道区域合并改置,属川边特别区域。治康定县(今四川康定县)。辖境约当今四川大金川、大渡河以西,西藏巴青、索县、比如、嘉黎、工布江达、林芝、墨脱以东地区。1925年改属西康特别区

  • 甲父

    古国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南。《左传》:昭公十六年(前526),齐侯伐徐,徐人行成,“赂以甲父之鼎”。杜注:“甲父,古国名。高平昌邑县东南有甲父亭。”

  • 龙陵厅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属永昌府。治所即今云南龙陵县。傣语称“勐龙”,意为陵墓区,音译“龙”,重复意译“陵”,因名龙陵。1913年废为县。

  • 石下江市

    即今湖南洞口县东四十四里石江镇。镇东峭石壁立,溪水沿崖东流,故名石下江。清道光《宝庆府志》卷71:石下江市“店户约二百余”。

  • 赖山

    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45简州: 赖山,“ 《皇朝郡县志》 云: 去阳安五十里。刘讽自都官郎中致仕,年六十三隐焉。亦名赖憨山。宋欧阳修、司马光、宋祁、范镇皆有诗”。《方舆纪要》 卷

  • 宁东堡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置,属定辽中卫。在今辽宁凤城市东南。《方舆纪要》卷37定辽中卫:宁东堡“在险山堡西南”。

  • 东三省

    ①东北三省简称。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1:“黑龙江今为东三省之一。”清代,在我国东北地区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与内地省区同,故称东三省。清末改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