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医巫闾山

医巫闾山

一作医无虑山,俗呼广宁山。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和义县之间医巫闾山。相传虞舜封十二山之一。《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隋建北镇寺。《隋书·礼仪志二》:开皇十四年(594)闰十月,诏“北镇医无闾山,……并就山立祠”,始称北镇。此山东北——西南走向,高十余里,周围二百四十里,主峰望海山。历朝统治者都加以祭祀。唐代封山神为广宁公,明诏定为山神。其山掩抱六重,故又名六山。《辽史·地理志》 显州:辽人皇王托云,爱其奇秀,购书万卷,置山之绝顶,筑堂曰望海。山下之北镇庙,为清代建筑物。庙东有仙人岩,上镌仙像。桃花洞有明张学颜刻“补天石”三字,还有翠云屏等名胜。山产美石,俗名“锦州石”。


又称六山、广宁山等。简称闾山。医巫闾系鲜卑语,意为“大山”。在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以东、辽河平原西缘。东北—西南走向。海拔400米左右。主峰望海山,海拔867米。山体由花岗岩等构成。东北三大名山(另为千山、长白山)中最负盛名。山势雄伟,多大型奇石,有大石棚、望海寺、旷观亭等著名景区,并以松林见胜。山上林木青翠,历代寺庙很多,并多碑碣和摩崖题字。盛产多种中草药材,所产“锦州石”有名。《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即此。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永顺长官司

    明弘治五年(1492)置,属庆远府。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龙头乡。清废。明弘治二年(1489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北永顺。

  • 巴丘山

    即巴陵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水经》:湘水“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裴松之注:“瑜欲取蜀,还江陵治严,所卒之处,应在今之江陵,与前所镇

  • 北独山

    在今安徽全椒县西。《明一统志》卷18滁州:北独山“在全椒县西六十里。崒然特起,不与众山相接。上有汉高祖庙及古塔”。

  • 重锦山

    在今四川阆中市东。《方舆纪要》 卷68保宁府阆中县: 重锦山在 “府东百三十里。两峰对峙,秀丽如锦”。

  • 阴山港

    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境。《方舆纪要》卷80衡山县:“阴山港在县东百里,与攸县接界,其下流入于攸水。”

  • 慈化寺塘

    即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二十里慈化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当阳县东南有慈化寺塘。

  • 双柳树集

    即今河南潢川县东南双柳树镇。清光绪《光州志》卷1《市集》:“州南六十里有双柳树集。”

  • 土桥镇

    ①北宋置,属上元县。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土桥镇。②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南土桥镇。《清一统志·邠州》:土桥镇“有城,当古公原之冲”。(1)在吉林省榆树市东部偏南。面积246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土

  • 武城郡

    ①南朝陈置,属静州。治所在豪静县 (今广西昭平县南百余里古袍镇)。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南境。隋开皇时废。②隋开皇元年 (581) 改定阳郡置,属南汾州。治所在定阳县 (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

  • 鬼阎

    春秋郑邑。又名阎仓城。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三十里。《左传》: 昭公二十年 (前522) 宋公子城、公孙忌出奔郑,“其徒与华氏战于鬼阎”。杜注:“颍川长平县西北有阎亭。”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