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栗城
即区粟城。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治西北石杆河与甘露河合流处。《梁书·林邑国传》 误作区栗城。
即区粟城。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治西北石杆河与甘露河合流处。《梁书·林邑国传》 误作区栗城。
东魏武定六年 (548) 置,属南谯郡。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境。后废。
在今云南陆良县南三里旧城。明景泰 《云南志》 陆凉州: “蛮曰休纳,又名瓦子,讹为瓦作,南有古城曰鲁昌。蒙氏为阿彦甸,段氏为落温部。”
①在今河北遵化市北。《新唐书·地理志》蓟州渔阳郡: 洪水守捉,“又东北三十里有盐城守捉”。即此。②唐建。在今四川盐源县。《资治通鉴》: 唐开元十七年 (729),“嶲州都督张守素破西南蛮,拔昆明及盐城
在今江苏盱眙县附近。《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 (450),北魏世祖过淮河至盱眙,臧质将“仆射胡崇之、积弩将军臧澄之营东山,建威将军毛熙祚据前浦,质营于城南……魏燕王谭攻崇之等,三营皆败没”。
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十五里开平镇。明永乐初为开平中屯卫治。成化初筑城。清又设把总驻此。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东部。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1.1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开平,人口1.3万。明永乐
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寰宇记》卷90升州句容县:“花碌山在县北五十里。有古迹取矾坑存。”
亦作漯沃县。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市西北滨城西。东汉省。三国魏复置,属乐陵国。北魏属乐陵郡。北齐省。
在今广东韶关市城北城上。《舆地纪胜》卷90韶州:九成台“在州衙。狄咸建。东坡书且铭焉”。《清一统志·韶州府》:九成台“旧名闻韶台,在州治北城上。宋郡守狄咸建。《府志》:宋建中靖国元年,苏轼与苏伯固北归
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五十七里江头司乡。清乾隆六年(1741)置江头巡司于此。
即今江苏吴县西十里枫桥乡(西津桥)。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长洲县图:西有西津桥。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吴县西有“西津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