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胜州

北胜州

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施州置,属丽江路。二十年(1283)升为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降为州,属鹤庆府。治所在今云南永胜县北四里大树坪。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属澜沧卫。正统七年(1442)直属云南布政司。弘治九年(1496)迁治澜沧卫城(即今永胜县)。清康熙五年(1666)改属大理府,三十一年(1692)复为直隶州,属云南省。三十七年(1698)改永北府。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治今云南省永胜县。属丽江路军民宣抚司。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永胜县地。二十五年升为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州,属鹤庆军民府。二十九年改属澜沧卫。正统七年(1442年)直隶云南省。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升为永北府。


猜你喜欢

  • 建阳镇

    ①即今江苏建湖县西北建阳镇。旧属盐城县。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盐城县: “建阳镇在城西北八十里。” 后划归建湖县。②即今湖北荆门市南建阳驿。《方舆纪要》 卷77荆门州 “沙洋镇” 条下: “建阳镇

  • 大伊镇

    即今江苏灌云县治。《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末,“遂取海州……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清一统志·海州》:大伊镇“在州南六十里。本朝乾隆十二年,移州同于此”。1948年灌

  • 大洲溪

    即今福建永定县南永定溪。《方舆纪要》卷98永定县:大洲溪“在县南。源出龙岩县界之大池,西南流入境,过县治西,折而南,入广东大埔县界,为小靖溪”。入韩江。

  • 三水山

    在今浙江安吉县(递铺镇)东。《方舆纪要》卷91安吉州:三水山“在州(治今安城镇)东南六十里。一水东南入乌程,一水北入长兴,一水北入州境,故名”。即“三山(6)”。

  • 西女国

    西藏古代族部名。亦作女国。《北史·女国传》:“女国,在葱岭南。其国世以女为王,姓苏毗,字末羯。……恒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亦数与天竺、党项战争。……隋开皇六年遣使朝贡,后遂绝。”西女国为隋、唐以前

  • 杨常州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或小金县境。后废。

  • 天宁庄

    亦作天林庄。即今安徽桐城县东南天林乡。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1《乡镇》:天宁庄“小镇。城南二十五里由县往府之路”。

  • 阿禾江

    即今云南腾冲、梁河、盈江县境之大盈江。元代称阿禾江。《元书·寰宇志》:“镇西路,蛮曰干额,有阿昔江, 自腾冲来,下流合阿禾江,南至缅入海。”

  • 铜鼓营

    即今江西铜鼓县。《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铜鼓营 “在义宁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明万历四年建,设守备驻此。有城,周一里有奇。本朝雍正二年,移瑞州府同知,南瑞镇后营游击及千把总驻此”。清宣统元年 (1909

  • 天水淮

    一名天淮水。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南。方言谓淮为围。其地原名高洋,田滨海,苦咸卤,唐太和三年(829),刺史赵棨凿渠环之,疏三十六涵,纳筍、浯等水入渠,以灌田凡百八十顷,后人思之,故以其望为名。《舆地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