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恒州
唐武德六年(623)置, 治所在恒安镇(今山西大同市)。七年(624)废。
唐武德六年(623年)置,治恒安镇(今山西大同市)。七年省。
唐武德六年(623)置, 治所在恒安镇(今山西大同市)。七年(624)废。
唐武德六年(623年)置,治恒安镇(今山西大同市)。七年省。
即今江西樟树市东观上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清江县东有观上墟。
即今陕西华阴市西南瓮岔铺。清《乾隆内府舆图》: 华阴县西南有瓮岔镇。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元属元江路。明废。大理国置,在今云南省普洱县南思茅镇西南官房。元属元江路。后废。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南黄市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竹塔市”条下:“上堡市,在(耒阳)县南四十里。地多冈陵,产铅锡,有锡坑三十余所。”
即今山西稷山县西北二十里化峪镇。《北齐书·斛律光传》:武平元年(570),“其冬,光又率步骑五万于玉壁筑华谷、龙门二城”。即此。北齐武平元年(570年)斛律光筑,即今山西省稷山县西北华峪村。为当时军事
①即覆舟山。又称小九华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太平门西侧。山顶有三藏塔,塔下葬有唐玄奘的部分顶骨。现已辟为九华山公园。②在今安徽青阳县西南四十里,西接贵池市,南接石台县。《寰宇记》卷105青阳县:九华山“旧
在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水库北。《金史·武仙传》:天兴二年(1233),仙驻军顺阳,为宋兵所袭,“徙淅川之石穴”。即此。
即今河北滦县西北二十里东安庄镇。清光绪《滦州志》卷8:安各庄在“城西北二十里”。
北周置,属普安县。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镇。《周书·王谦传》:“梁睿未至大剑,谦遣兵镇始州。”后废。
①隋开皇三年 (583) 改通井县置,属新州。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大业初属新城郡。唐武德初属梓州。大历二年 (767) 属遂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入射洪县。②元至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