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摩崖造像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西北四里北山(即古龙岗山)上。唐末昌州刺史韦君靖于此建永昌寨。后于唐景福元年(892)在此造像,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历时二百五十余年。石刻分布在佛湾、白塔寺、营盘坡、观音坡、佛耳岩等处,以佛湾最为集中。共二百九十龛窟,岩高7米,长500米。南段多晚唐和五代雕凿,北段多宋代雕凿。名碑有唐《韦君靖碑》、宋《赵懿简公神道碑》等均保存完好。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重庆市大足县城西北2千米北山上。大足石刻的组成部分。北山,即古龙岗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此建永昌寨。后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在此造像,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历时250余年建成。石刻分布在佛湾、白塔寺、营盘坡、观音坡、佛耳岩等处,以佛湾为最集中。共290龛窟,岩高7米,长500米。南段多晚唐和五代雕刻,北段多宋代雕刻。著名龛窟心神车窟正中之蟠龙“心神车”,尤为奇伟。正壁为佛,左净宝瓶观音,右多罗;左壁为文殊、玉印观音、如意珠观音;右壁为普贤、日月观音、数珠观音。雕刻对称,浑然一体。八躯菩萨像,丰腴圆润,典雅大方,为此间石刻之精华。另一龛数珠观音,高不及1米,上身微微向后侧转,装饰华丽,比例适度,神情妩媚多姿。石刻中尚保留有古代匠师姓名。存世之《韦君靖碑》,是研究石刻的重要资料。宋刻《古文孝经碑》、《赵懿简公神道碑》等,对研究中国历史和书法均有重要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 白狼县

    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黄道营子。《汉书·地理志》 白狼县下师古注:“有白狼山,故以名县。”东汉废。十六国后燕复置,属北平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入广都县。古

  • 勐 (猛) 烈

    ①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清代属元江州。傣语 “勐” 为坝子,“烈” 为河流,意即河边的平坝。②即今云南景谷县东南勐烈。《清一统志·普洱府》: 猛烈村 “在威远东八十里。《滇纪》: 威远之地,东

  • 京口里

    在今江苏镇江市。《宋书· 武帝纪一》: “旭孙生混,始过江,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

  • 㟙山

    ① 一作蜡山。 又名雀山。 在今山东烟台市南㟙山。 清光绪 《登州府志》 卷3: 㟙山 “山麓有温泉”。②即鹊山。今山东济南市北鹊山。即“鹊山(2)”。

  • 罗雄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于罗雄部置,属曲靖路。治所在今云南罗平县南二十五里阿邦村北。至正二十三年 (1363) 迁治县北十二里旧州东。明代属曲靖府,万历十五年 (1587) 改罗平州。元至元十三年

  • 望江亭

    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湖百花洲上。《新唐书·地理志》 南昌县: “南有东湖。元和三年,刺史韦丹开南塘斗门以节江水,开陂塘以溉田。” 《明一统志》 卷49南昌府: 望江亭 “在东湖。唐刺史韦丹筑南塘堤以捍潦水

  • 木枥山

    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寰宇记》卷149万州武宁县:木枥山“在县(旧治在今武陵镇)东南十三里。山顶有池,冬夏可验其浅深,随大江水涨增减”。《舆地纪胜》卷177万州:木枥山“在武宁西十余里。《图经》云:昔

  • 辽祖州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古城。

  • 故漳渠

    在今河北清河县南。《寰宇记》 卷58清河县: “枯上漳渠者,浊漳渠也。源自上党,《城冢记》 云: 邺城北有漳水,今邺郡临漳是也。枯下漳渠者,清漳渠也。自邺县界来,非浊漳也。隋大业中,制使姚暹疏决,从上

  • 东蔡阳县

    南齐置,属蔡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四十里翟家古城。梁与西蔡阳县合并为蔡阳县。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与西蔡阳县同为蔡阳郡治。后与西蔡阳县合并为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