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磁山。在今山东兖州市西三十里。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317: 瑕丘县 “有磁阳山”。《方舆纪要》 卷32嵫阳县载: 嵫阳山在 “府西三十里。宋以此名县”。
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明史·西域传》:“赞善王者,灵藏僧也。”
南朝梁置,为岳安郡治。治所即今安徽霍山县。隋开皇初改为霍山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安徽省霍山县。属岳安郡。隋开皇初改名霍山县。
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北麦地龙乡。清置麦地龙土百户。
战国蜀之别都。在今四川双流县东中和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秦蜀郡太守李冰“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西汉于此置广都县。
有三: 一曰中易水,源出河北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合拒马河。即古武水。《周礼·职方》 并州: “其浸涞、易。” 《战国策· 燕一》: 苏秦北说燕文侯曰,燕 “南有呼沱、易水”。即此。一曰北易水,源出
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南那腊村。《清一统志·泗城府》 “那比隘”条内:“又那蜡隘,在(西林)县南一百七十里。两山夹径,必由谷口出入,俱有兵防汛。”
1941年并永从、下江二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在丙妹镇(今贵州从江县)。在贵州省东南部、都柳江中游,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3244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7镇、11乡。县人民政
在今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 ·青海厄鲁特》: 绰那苏尔马拉山“其山高大,多野兽,亦西倾山之支山也”。
即今广西平果县东北归德。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归德土州图:归德土州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