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刘河镇

刘河镇

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浏河镇。元名刘家港,为海运漕粮出海口。明于此置巡司,为对外贸易港口。郑和七次下西洋,亦由此出海。嘉靖年间筑城浚濠,万历初改置游击营。清改名刘河镇,设有水师游击,有州同驻此。


(1)在河南省荥阳市南部。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刘河,人口 1370。以村中有河,清初刘姓迁此得名。1951年设刘河区,1965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等。有机械、水泥等厂。村东有王河煤矿。郑刘、荥庙公路交会于此。(2)在湖北省蕲春县中部。面积214.6平方千米。人口9万。因河而得名。镇人民政府驻刘河,人口 8110。解放初为刘河区,1958年为红旗公社,1978年复刘河区。1987年改置镇。2001年大公乡并入。地处蕲河两岸。主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花生、豆类等,盛产板栗。有塑料化工、建材、农机、工艺、粮食加工等厂。为县中部物资集散地。三下、刘黄、株刘等公路会此。


猜你喜欢

  • 万安堡

    北宋置,属延安府。在今陕西子长县北。

  • 叉头镇

    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七十里。《明史·地理志》灵寿县:“北有叉头镇巡检司,后迁于慈峪镇。”

  • 狗泺盐场

    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与河北沽源县西南界之九连城淖尔。《金史·食货志》: 世宗大定十 一年 (1171) 正月,“用西京盐判宋俣言,更定狗泺盐场作六品使司,以俣为使”。

  • 郏店市

    又作夹店、郏家桥。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十五里郏店。因北宋水利学家郏亶父子居此,故名。

  • 日隆寨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一百五十里日隆乡。《清史稿·海兰察传》:乾隆三十八年(1773)七月,“美诺、明郭宗俱失守,海兰察退保日隆”。清设塘汛。

  • 兴国场

    在今天津市静海县南高家楼。清乾隆《天津县志》卷9:“兴国场,初在静海咸水沽,今移高家庄。”盛产海盐,清于此设盐使,后并入丰财场。

  • 永和镇

    ①北齐置,故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北周宣帝改置临河县。②北宋熙宁七年(1074)废永和县为镇,属安阳县。即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永和乡。③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

  • 恤品路

    又作速频、苏滨、恤频、苏濒。金天会二年 (1124) 改耶懒路置,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 (双城子) 南。因濒苏滨水 (今绥芬河)得名。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饶河、虎林、密山、鸡西、东宁、绥芬

  • 菑水

    即淄水。在今山东中北部。《周礼·职方》幽州: “其浸菑、时。” 《史记·河渠书》 云: 禹治水之后,“于齐,则通菑、济之间”。即“淄水”。

  • 女儿山

    俗名石鸡山。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晋书·张轨传》:轨“隐于宜阳女几山”。即此。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西晋张轨少时曾隐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