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凤台县

凤台县

①清雍正六年(1728)置,属泽州府。治所即今山西晋城市。1914年改晋城县。

②清雍正十一年(1733)析寿州东北境置,为凤阳府治。治所在寿州(今安徽寿县)城内。同治四年(1865)迁今安徽凤台县。嘉庆《凤台县志》卷1:“以县北之凤凰山名县,曰凤台。”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1)古旧县名。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即今山西省晋城市。为泽州府治。1912年废府留县。1914年因与安徽省凤台县重名,改名晋城县。(2)今县名。在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中游。属淮南市。面积1030平方千米。人口69.8万。辖5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为州来邑。公元前493年蔡昭侯自新蔡迁此,称下蔡。西汉置下蔡县,属沛郡。东汉改属九江郡。三国属魏郡。西晋属淮南郡。隋属汝阴郡。唐属颍州。五代周世宗迁寿州治此。北宋政和末为寿春府治。金仍为寿州治。元属安丰路。明洪武中并入寿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析寿州置凤台县,以有凤凰山为名,治寿州城。同治四年(1865年)迁今城关镇,属凤阳府。1914年属淮泗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阜阳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71年属阜阳地区,1977年属淮南市。地处淮北平原南缘。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稻、豆类、油菜籽、棉花为主,并产花生、麻类、薄荷等。特产淝王鱼。工业有化肥、磷肥、水泥、毛巾被单、铁锅等厂。阜淮铁路纵贯中部。有淮阜、淮利、宿凤等公路干线。淮河公路桥为两淮煤炭基地的交通枢纽。凤台港为淮河航运主要港口之一。名胜有茅仙洞、硖石口、黑龙潭等。


猜你喜欢

  • 华冲镇

    清置,属沭阳县。即今江苏沐阳县东北华冲镇。在江苏省沭阳县北部,西临沭河支渠。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华冲,人口 2300。传清沭河过境,汛期常决口,当地俗谓“华冲”,故名。1949

  • 浊水江

    思勤江支流。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7昭平县: 浊水江,“ 《志》 云: 源出富川之龙岩,至思勤废县合思勤江”。

  • 密云 (雲) 后 (後) 卫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方舆纪要》 卷11密云县: 密云后卫 “在县东北百二十里,即古北口也。有城,周四里有奇,雄踞山颠,至为险峻。洪武十一年置守御千户所于此。三十年,改建今卫”。

  • 望仙泽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元和志》 卷2盩厔县: 望仙泽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中有龙尾堆”。宋敏求 《长安志》 卷18引 《周地图记》: “望仙宫南泽中有石盘龙两所,鳞甲动有云气,声如鸣钟。”

  • 河顺村

    即今河南林州市东北河顺镇。民国 《林县志》 卷1 《乡镇》: “河顺村,距城三十里。”

  • 马兰峪关

    一名马兰关。明置,属遵化县。长城关隘之一。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马兰峪镇。关外有牵马岭与此关相为犄角。《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马关峪关“在遵化县北, 自县而东凡三十一关口”。清初设副将于此守卫。雍正中

  • 承天军

    唐乾元初置,治所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娘子关。五代汉废。北宋建隆元年 (960) 复置,后废为承天寨。唐乾元初置,治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苇泽关。为山西太原和河北平原间交通要冲。《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

  • 美诺屯

    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置,为美诺厅附郭屯。即今四川小金县。四十八年 (1783) 改为懋功屯。

  • 山西行都司

    即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明洪武八年(1375)改大同都卫置,治所在白羊城(今山西大同市西一百四十里),二十五年(1392)徙治大同府(今大同市)。领今山西省北部诸卫所。

  • 感劳山

    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东南。《元丰九域志》 卷9: 感恩县有感劳山。《明一统志》卷82琼州府: 感劳山 “在感恩县北一十里。宋时大军平黎,至此秋毫无犯,土人感其德而劳之,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