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山东青州市之北阳河。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九回山,东北流径城北,又东北径寿光县西,又北入清水泊,即古浊水。亦谓之绳水。《水经·淄水注》:“吕忱曰:浊水一名溷水。”《清一统志·青州府二》:“古谚所谓‘
一名圣人岩。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寰宇记》卷44晋城县:“石人山在县东南八十八里,有双石高标类人形。”在河南省中西部鲁山、嵩县、南召三县交界处。为外方山主峰,最高峰蛤蟆石,海拔 2153 米。为汉水、
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北二十里。《明史·地理志》 常德府龙阳县: “北有沅水,东北有鼎水流入焉,谓之鼎口,有鼎港口巡检司。”
即今山东无棣县东北水湾镇。民国《无棣县志》卷2:水湾桥“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①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即今云南安宁市。宋大理属善阐府。元改安宁州。②在今云南洱源县北。《方舆纪要》卷117浪穹县:安宁城“在县北。唐天宝八载,嶲州都督何履光以兵定南诏安宁城及五盐井,复立马援铜柱,是
即琼华岛。在今北京市北海公园南部。
在今福建平和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99平和县: 河头溪 “在县治 (今九峰镇) 东南。源出大峰山。《志》 云,大峰山泉潢四注,画地成川。自正西出者,其下为粗溪,西经县治,曰河头溪。清濑可掬。西流至广
又作塔尔哈。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置,在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南他拉哈镇。《清 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 条下: “多鼐站,又七十五里至塔勒哈站。”
①隋唐以前,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另外,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即指此。②唐方镇名。广德二年(76
在今云南剑川县南十五里下登。《方舆纪要》 卷117剑川州: 罗鲁城 “唐所筑,今为瓦窑村址。罗鲁,西南夷云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