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德关
明置,属永和县。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四十里黄河东岸。
明置,属永和县。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四十里黄河东岸。
亦名侯甲水、护甲水。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百里。西北流径祁县南,折而西南流至平遥县西南入汾水。《水经·汾水注》: 侯甲水 “发源祁县胡甲山,……西北径中都县故城南,……又西北入邬陂,而归于汾流矣”。
又称掖邑。战国时齐地。即今山东莱州市。《战国策·齐六》: 齐王 “益封安平君以夜邑千户”。又,鲁仲子对田单曰: “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菑上之虞。” 汉刘向 《说苑·指武》 作 “掖邑”。古邑名。
①三国蜀汉置,属巴郡。治所在今四川江津市西油溪镇,一说在重庆市东北洛碛镇。延熙十七年(254)废入江州县。②三国魏改乐成县置,为河间郡治。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西晋为河间国治。北魏太和十一年(4
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北。《宋史·雷有终传》:咸平三年(1000)王均之变,“(杨)怀忠率众入益州,焚城北门,至三井桥”。即此。
唐天祐二年 (905) 改栾城县置,属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栾城县西二里。五代唐复为栾城县。古县名。唐天祐二年(905年)改栾城县置,治今河北省栾城县西。旋复旧名。
明洪二十年(1387)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十三山驿(今辽宁锦县东北石山镇),寻移义州城(即今义县)。清初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辽宁省义县。属辽东都司。清初废。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越绝书》卷8:“射卒陈音死,葬民西,故曰陈音山。”
在今广东兴宁市东。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89兴宁县: 和山堡在 “城东十里。内有小村五”。
明置,即今贵州荔波县西北甲站乡。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 (前519),“夏四月乙酉,单子取訾,刘子取墙人、直人”。宋元人注: “墙人、直人具周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