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凯湖

兴凯湖

又作新开湖。唐渤海国称湄沱湖,金代称北琴海。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中俄边境。《清一统志·吉林一》:兴凯湖“在宁古塔城东南七百里。周围数百里。湖之南诸山中流出之们河、苏扎哈河、勒富河、都特赫等河,俱会于此湖。又自湖东北流出为阿察河,东北流注于乌苏哩江”。光绪《吉林通志》卷22:兴凯湖“周八百里,与洞庭湖埒,而冬夏不涸,尤为可观”。本中国内湖。清咸丰十年(1860)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规定,东自松阿察河源,西至白棱河口为疆界,将兴凯湖的大半划割给俄国。


又称兴开湖。古称湄沱湖、北琴湖、兴喀淀。兴凯,满语意为“水耗子”。在黑龙江省东部南缘、密山市东南部,中、俄两国边界上。湖面海拔69米,面积 4380 平方千米,最大水深7米,蓄水量275.1亿立方米。系地堑式断陷积水成湖。湖面以松阿蔡河口与白棱河口连线为界,以北属中国,以南属俄罗斯。中国境内面积 1080 平方千米。湖北部为小兴凯湖,沙岗相隔,水道相通,丰水吸纳,枯水返流。具蓄洪、供水、养殖、灌溉等功能。盛产兴凯大白鱼。湖滨土质肥沃,沼泽湿地广布,是东北地区重要产粮基地和候鸟繁殖迁徙地。1994年建立国家级兴凯湖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楠仔坑

    即今台湾省高雄市北楠梓区。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2: 凤山县有 “楠仔坑铺”。

  • 隆舟城

    即隆州城。在今山西祁县东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隆舟城 “在祁县东南三十里。相传北汉刘继元筑以拒敌”。

  • 皂口镇

    又名造口。即今江西万安县东南六十里皂口。《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皂口江”条下:“宋建炎初,隆祐太后避兵南指章赣,金人蹑其后,追至造口,不及而还。造口即皂口也。”明洪武三年(1370)置巡司于此

  • 石花堡

    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北石花村。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14松桃厅:石花寨在“城东三十余里。山势崟嵚,径路诘曲,下临深涧”。

  • 北平县

    ①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县北十里。北魏孝昌中移治今顺平县东北二十里,为北平郡治。北齐属中山郡。隋开皇初属定州,移治今顺平县。唐万岁通天二年(697)改为徇忠县,神龙元年(705)复为北平县

  • 校城

    即挍城。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七十里。《寰宇记》 卷18青州引 《十三州志》 云: “朱虚东十三里有校亭县。” 《方舆纪要》 卷35亦作 “校城”。

  • 麻塘坎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久庆乡境。《明史·朱燮元传》: 天启三年 (1623),讨奢崇明叛军,“乃尽掣诸军会长宁,连破麻塘坎、观音庵、青山崖、天蓬洞诸砦”。即此。

  • 康家屯

    即今辽宁康平县 (康平镇)。《清史稿·地理志》 康平县: “旧名康家屯,光绪三年移八家镇经历治此。六年析科尔沁左翼中、后二旗南境,前宾图王旗东境,改置县。”

  • 汀泗桥市

    即今湖北咸宁市西南二十四里汀泗镇。《清一统志·武昌府二》:汀泗桥镇“在蒲圻县东北七十里。接咸宁县界”。1926年北伐军叶挺部大败吴佩孚军于此,史称“汀泗桥战役”。

  • 多欢站

    亦作拉林多欢站。清置,为吉林将军境内北路驿站之一。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西北多欢站。光绪《吉林通志》卷57:拉林多欢站“在蒙古喀伦站东八十里,北七十里萨库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