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八角镇

八角镇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八角店。《资治通鉴》:唐光启元年(885)十月,“秦宗权败朱全忠于八角”。北宋为镇。《宋史·钦宗纪》:靖康元年(1126)一月,“贬少保、淮南节度使梁师成为彰化军节度副使,行至八角镇,赐死”。即此。


(1)古镇名。又称八角城。即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南八角店。《宋史·梁师成传》:钦宗诏暴其罪,“行次八角镇,缢杀之”,即此。(2)今镇名。(1)在山西省神池县西北部。面积226平方千米。人口 9800。镇人民政府驻八角,人口1500。原名八角堡,因明弘治年间筑八角堡,城上建有八座城楼,故名。嘉靖三年(1524年)置八角千户所。今为八角镇。1949年属神池县三区。1953年设八角乡。1958年设红旗公社,1961年改八角公社。1984年置镇。产莜麦、山药、豆子、胡麻。公路通神池等地。是全国水土保持模范乡镇。(2)在四川省什邡市中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家沟,人口3100。因境内有清道光时建八角庙,故名。1952年从三河乡析建八角乡,1958年为八角公社,1983年复八角乡,1995年置镇。以杉、松为主,有楠、香樟、银杏等珍稀树种,另有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和野生动物。有石灰、水泥、硅酸钠、酿酒等厂。公路通县城。(3)在四川省盐亭县东部。面积8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八角,人口 3000。因场周有八座山岗,故名。习称八角嘴。1950年为八角乡,1958年为八角公社,1984年复为八角乡。1992年会真、榉溪乡并入置八角镇。有多口天然气井。有饮料、曲酒、手表装配等厂。盐射公路经此。(4)在云南省楚雄市西部、礼社江东侧。面积146.3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葫芦山,人口160。以境内八角村命名。因该村周围野八角多而得村名。1949年前属前安镇。1950年属八区。1962年为大麦地公社。1968年驻地迁法古苴村,改名法古苴公社。1971年改为大麦地公社。1981年因与双柏县大麦地公社重名,更名为八角公社。1984年为八角区,1988年为乡,2001年置镇。产荞麦、马铃薯、玉米、稻及花生、甘蔗、香蕉、烤烟、核桃,兼营饲养业。有综合加工厂、小水电站及农机具修理、粮食加工等业。集市贸易兴盛。有公路东北接昆瑞公路。


猜你喜欢

  • 沙渠县

    三国吴置,属建平郡。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北周为施州及清江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为清江县。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湖北省恩施市。属建平郡。晋不改。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清江县。

  • 青墩镇

    ①北宋置,属崇德县。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方舆纪要》 卷91桐乡县:青墩镇,“古有青墩,唐置镇遏使于此,与湖州之乌镇止隔一水”。1949年后与乌镇合并,定名乌镇。②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

  • 托木河城

    即托漠河城。在今辽宁抚顺市东。《清太祖实录》作“托木河城”。即“托漠河城”。

  • 章凤街

    即今云南陇川县西南四十八里章凤镇。民国间为陇川设治局春冬二季驻地。傣语 “章” 为大象,“凤” 系 “荒” 的音变,为吼叫,意即象吼叫的地方。

  • 雍水寨

    亦作瓮水寨。南宋绍兴中置,属黄平府。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北。元置雍水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 (1384) 改置雍水安抚司。南宋绍兴年间置,在今贵州省瓮安县北。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置雍水安抚司。

  • 金塘墟

    即今广东茂名市西北金塘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县治南四十五里金塘墟。《旧志》:崩塘。”

  • 古市镇

    又名旧市镇。即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本章安县地,东汉建安四年(199)置松阳县,设治于此。唐贞元中迁治紫荆村,即今松阳县治。(1)在浙江省松阳县北部、松阴溪畔。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 2.2

  • 白沙场

    ①即今江西奉新县西北七十里白沙。明置巡司于此。后废。②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产海盐。《清一统志·廉州府》 “海北盐场”引《县志》:“白沙场在县东南八十里……皆明洪武中建。本朝并为白石一场。”③即今四川古

  • 砖城

    三国魏筑,在今安徽界首市南三十八里。《寰宇记》 卷11沈丘县: 砖城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司马宣王使邓艾于此置屯,种稻以备东南,筑城围仓廪”。

  • 叶枝

    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二十四里叶枝乡。清为叶枝土千总王氏驻地。纳西语“叶”为蛟龙,“枝”为起来,意即起蛟的地方。因曾发生过泥石流,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