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光禄塞

光禄塞

亦名光禄城。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光禄勋徐自为建,因名。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明安乡小召门梁古城。《汉书·地理志》五原郡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匈奴传》:甘露三年(前51),“(呼韩邪)单于自请留居光禄塞下,有急保汉受降城”。古城遗址尚存。


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史记·匈奴列传》)。即在五原郡长城边塞外,阴山石门水(今内蒙古昆都仑沟)峡谷口,修筑光禄城等军事城障,以控扼汉、匈之间南北重要交通的石门水谷道。城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明暗乡小召门梁古城。《汉书·地理志》五原郡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因光禄城南临长城边塞,故称为“光禄塞”。《汉书·匈奴传》:甘露三年(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自请愿留居光禄塞下,有急保汉受降城”,即此。


猜你喜欢

  • 涵头镇

    即今福建莆田市东北涵江镇。《方舆纪要》卷96兴化府莆田县: 涵头镇 “亦曰涵头市。路通永福、尤溪诸径。洪武初置莆田税课局于此。莆田河泊所亦置焉。《盐鹾考》: 元至元十六年,于涵头市设管勾司董鹾事。延祐

  • 交趾

    ①趾一作阯。亦名南交。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韩非子·十过》:昔尧有天下,“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②旧对安南、越南的别称。越南自10世纪30年代独立建国后,北宋称其国为交趾。南宋以后,虽改称为安南和

  • 龙勒山

    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三百里。汉龙勒县以山为名。《史记·大宛列传》 正义引《括地志》:“沙州龙勒山,在寿昌县南百六十五里。”按:唐寿昌县即今甘肃敦煌市西南破城子。

  • 香楠山

    在今江西临川市城南。《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临川县: 香楠山 “在府治前。楠亦作柟,先时山多柟木,因名”。

  • 河西镇

    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清光绪 《盐源县志》 卷2: 河西场 “东二百十里”。清会盐营于此设河西汛,有守备驻防。(1)在河北省临西县东部,东邻山东省。面积52.8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

  • 滑盐县

    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南。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滦平县南,属渔阳郡。东汉初废。

  • 界岭口关

    明置,属昌黎县。为长城隘口之一。在今河北抚宁县北七十里界岭口。《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界岭口关,“嘉靖三十七年,土蛮犯界岭口,官军拒却之。今有关城,为戍守要地”。清设把总驻守。

  • 唐帽山

    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唐帽山 “在海城县东南界,相近有弟兄山”。咸丰 《岫岩志略》 卷4: 唐帽山在 “城北一百二十里。地名阳喇峪,山势北向,岩谷幽邃,山顶高凸如布帻,

  • 张仪城

    即今四川阆中市。战国秦惠文王灭巴国后,张仪重建。《新定九域志》卷8阆州:“阆中古城,本张仪城也。”《舆地纪胜》卷185阆州:张仪城,“《图经》云:秦司马错执巴王以归,阆中遂筑此城。今仪庙存焉,谓之张仪

  • 路罗镇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 一百里路罗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1邢台县图: 西有路罗镇。在河北省邢台县西南部。面积145.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路罗,人口1410。因镇南路罗川得名。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