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固城。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五十里。《魏书·高祖纪上》:太和四年(480),“兰陵民桓富杀其县令,与昌虑桓和北连太山群盗张和颜等,聚党保五固,推司马朗之为主。诏淮阳王尉元等讨之”。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北宋 《苏轼集》:“古氏南坡,修竹数千竿,盛夏不见日,蝉鸣鸟呼,有山谷气象。” 南宋陆游 《入蜀记》: “坡西竹林,古氏故物,号南坡。”(1)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西南部。
亦名望诸、孟诸、盟猪、明都。泽薮名。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及虞城县西北。《尚书· 禹贡》:“导菏泽,被孟猪。” 《周礼·职方氏》: “其泽薮曰望诸。”注: “望诸,明都也。在睢阳。” 《尔雅· 释地》:
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92上虞县: 筀竹岭 “在县 (治今丰惠镇) 东二十里。即余姚县接境处”。
在今广东德庆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1德庆州:白沙山寨,“瑶砦也。《旧志》:州境诸山瑶寨凡百五十有奇,后割江南岸属罗定州,其在州境者以数十计”。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二十六里瓦山乡。《方舆纪要》 卷91平湖县: 雅山 “或讹为瓦山”。明嘉靖三十五年 (1556),追败倭寇于此。古山名。俗称瓦山、惹山。在今浙江省平湖市东南。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
①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北六十五里。山势高峻。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 “左接池荷,右临乌巢,为苗寨最雄峙之地”。②在今湖南新宁县西二十里。明置巡司于此。③在今贵州黎平县北。《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方舆纪要》卷11良乡县:龙泉山在“县西十五里,下有石龙口,出泉不竭,东流入盐沟河”。②在今山西石楼县东南。《元和志》卷12石楼县:“龙泉水出县东南,去县十里。山下牧马,多产名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古交市。《元和志》卷13交城县:“取古交城为名。”唐天授二年(691)移治却波村(今交城县)。开元十一年(723)属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民国初
在今陕西咸阳市北十五里,武王陵南。《汉书·刘向传》: “文王、周公葬于毕。” 《史记·周本纪》 集解引马融曰: “毕,文王墓地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