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驿
明置。在今广西武宣县南。《方舆纪要》卷109武宣县:仙山驿“在县南。自浔州府经大藤峡至县,又北出象州之通道也”。
明置。在今广西武宣县南。《方舆纪要》卷109武宣县:仙山驿“在县南。自浔州府经大藤峡至县,又北出象州之通道也”。
即林奔城。明代西藏地名。其地即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元末,大司徒伯木古鲁 (帕主)万户长在乌思藏置十 三个宗,领司奔为十三宗之 一。
后金的早期都城。天聪八年(1634)以赫图阿拉为兴京,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三十里永陵镇东之老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改置兴京厅。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以赫图阿拉为太祖努尔哈赤以前的旧都,
即今河南卫辉市东二十八里李源屯镇。清乾隆《卫辉府志》卷8:汲县李源屯有集。
在今江西临川市城南。《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临川县: 香楠山 “在府治前。楠亦作柟,先时山多柟木,因名”。
即今福建诏安县东北三十里四都镇。1919年《江西福建明细图》:福建诏安县东北有四都。
底柱山三门之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北黄河三门峡水库中。《清一志· 陕州》 “底柱山” 条引《陕州志》: “三门: 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惟人门修广可行舟。”即底柱山“三门”之中门,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北黄
1943年由贵德县析置,驻鲁仓 (今青海贵南县北鲁仓寺)。1948年废。1943年由贵德县析置,局所驻鲁仓(今青海贵南县北鲁仓寺)。1948年裁撤。
即今江西赣县南王母渡镇。明嘉靖《赣州府志》卷6:赣县有王母铺。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赣县南有王母渡。在江西省赣县南部、桃江下游两岸。面积 232.8 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王母渡圩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清光绪 《昌平州志》 卷5: “城西六十里禾子涧,俗称锅顶山。” 今禾子涧东有锅顶山。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三十里。旁有蕉山,故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自梅花所移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