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岭
在今浙江浦江县南境。《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五路岭在“县南十里。长五里, 自县入郡所经也”。
在今浙江浦江县南境。《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五路岭在“县南十里。长五里, 自县入郡所经也”。
即今辽宁长海县东北之石城岛。《新唐书·地理志》:“登州东北海行……东傍海壖,过青泥浦、桃花浦、杏花浦、石人汪、橐驼湾、乌骨江八百里。”吴承志《贾耽记州边入四夷道里考实》谓:石人汪,庄河口外石城岛。即今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太平门内九华山下。《南齐书·崔慧景传》: 崔慧景 “性好谈义,兼解佛理,顿法轮寺,对客高谈”。即此。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五十里海阳镇。辽为海阳县治。清于此设千总驻守。(1)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海阳,人口9340。因处渤海北岸,故名。1953年建镇,
即今广西河池市东北东江乡。明置巡司于此。(1)在山东省龙口市中部。面积56.9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江,人口 4000。明成化年间,江姓兄弟迁来居住,取名江哥庄;后演变为江格庄。清末,
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三十里南津镇。《方舆纪要》 卷67资阳县: 资阳镇,“ 《志》 云: 县东三十里有南津驿,镇与驿相连。正德十三年徙镇于今所,有巡司戍守”。
古国名。一译班斗。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一带;或在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北岸之万伦一带;或在今新加坡,边斗为其东南部的美笃(Bedok)的对音。唐杜佑《通典》卷188有专条记述。
金置,属行唐县。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秦台乡。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16禄劝州: 法块山 “四面削立,惟东南有一径,可容单骑。旁有裒阿龙山”。
三国吴改大末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龙游县。赤乌三年(240)改名龙丘县,宝鼎元年(266)分属东阳郡,后复名太末县。南朝陈属金华郡。隋开皇九年(589)省。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太末县,为穀州
在今山西沁县西北西峪村。《清一统志·沁州》 “段村寨”条下:州西北“六十里有西峪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