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关
①在今河南商城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五水关“以五水合流于关下而名。旧为隘口,可以守御”。
②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忤水关。《方舆纪要》卷77随州:五水关“在五水山下,亦作仵水关”。
①在今河南商城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五水关“以五水合流于关下而名。旧为隘口,可以守御”。
②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忤水关。《方舆纪要》卷77随州:五水关“在五水山下,亦作仵水关”。
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火井镇。西晋张华《博物志》卷2:“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执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于家火即灭。”西晋左思《
一名御息湖。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水经·渐江水注》:“浙江北合诏息湖。湖本名阼湖,因秦始皇帝巡狩所憩,故有诏息之名也。”
清嘉庆三年(1798)置,属兴义府。治所即今兴义市。民国初属贵州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87年改设兴义市。古旧县名。清嘉庆三年(1798年)废普安州判置,治今贵州省兴义市黄草坝镇。属兴义府。
在今广东珠海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0广东: 海 “浪白澳在香山澳之南,为番舶等候接济之所,则香山所之戍守宜切也”。即今广东省珠海市西南海澳。明中叶后为海商萃聚之所。
①即今福建平和县西南大峰山。《方舆纪要》卷99平和县“三平山”条下:“又大峰山,亦在县东南,县之镇山也。一名大峰崎山。高峻巉岩,石峰凡十有七, 自山麓至巅,可五十余里。登陟一望,远近城邑悉在目前。商舶
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十里金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江阴县图: 东有金童桥。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江阴县东有 “金童桥镇”。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五十里平吉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钦州图:北有平吉墟。
唐贞观五年(631)置,后属羁縻穹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红原县境。后废。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为北康暗沙中一暗礁。水深为4—11 米,最浅处为2.7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破海马滩。1947年改名南安礁。
即今西藏乃东县北,雅鲁藏布江南岸泽当。相传是西藏古代人类发祥地。“泽当”,藏语意为猴子玩耍坝、游戏场。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泽当珠克特亨。清末辛亥年版 《西藏新志》 卷上: “泽当为前藏都府,在雅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