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宝镇

五宝镇

亦作五保镇。即今四川荣县东南五宝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29:“五保镇在县南五十里。”宣统三年(1911)八月,同盟会在此发动反清起义,史称荣县起义。


(1)在重庆市江北区东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五宝场,人口620。三峡库区淹没耕地840亩,迁移人口650。以五宝场地名命名。原名陈家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周围有五个山堡,改名五堡场,后谐音为五宝场。1929年设五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由江北县划归江北区管辖。2001年撤乡建镇。产稻、小麦、甘薯。渝长高速公路经此。 (2)在四川省宣汉县东北部,前河中游。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五宝场,人口2900。清嘉庆时兴场,因场东部有五个山堡,以谐音得五宝。1932年置镇,1949年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2001年撤乡建镇。产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油菜籽、生姜、柑橘、魔芋、烟叶等。有采煤、运输、建筑、粮油加工、酿造等企业。宣樊公路纵贯,前河通水运。龙洞沟是游览百里峡风景区的必经之道。


猜你喜欢

  • 栖儒桥

    明万历年间建。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十五里。

  • 明昌州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泸定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 梅茂县

    1947年改梅菉管理局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广东吴川市。1952年与吴川县合并为吴梅县,1953年改为吴川县。旧县名。1947年由梅菉管理局升县并改名,治今广东省吴川市驻地梅菉镇。1953年撤销,并入

  • 水磨川关

    一名水磨关。明置,属永昌卫。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焦家庄乡。为通西域的孔道。

  • 瓦口

    即蒙头荡石。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里八濛山。《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建安二十年(215),魏将张郃入巴,“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于瓦口,破郃等,郃收兵还南郑”。

  • 关内外铁路

    清光绪二十年(1894)津榆铁路(天津至山海关)通车后,继续展筑,称关内外铁路。二十四年(1898)天津至北京马家堡段完成,二十七年(1901)又展至正阳门(前门)。关外段于光绪三十年(1904)通车

  • 卑南县

    清光绪十八年 (1892) 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东县。光绪二十一年 (1895) 被日本侵占。古旧县名。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改卑南厅置,治今台湾省台东县西北卑南乡。属台东州。1945年并入台

  • 蜀身毒道

    秦、汉时期的一条民间商道。《史记·西南夷列传》: 西汉元狩元年 (前122),“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 ‘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

  • 哈达门

    ①元大都城十一门之一。本名文明门,俗称哈达门。《日下旧闻考》 卷45引元 《析津志》: 文明门 “即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明正统四年 (1439) 改为崇文门。②即今吉林珲春市东北哈达门

  • 都唐县

    又作都篖。西晋太康二年 (281) 在原都梦县地置,属兴古郡。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东晋永和三年 (347) 后改西安县。古县名。西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境内。属兴古郡。南朝宋废。